为解决 “停车难”、“行车堵”、“秩序乱”、“管理难”等城市停车痛点,区城管局聚焦“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从供需两端精准发力,全方位推进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着力推进解决“停车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一、挖掘土地潜能,提升停车设施供给
沙坪坝区城市管理局通过深挖潜在剩余空间和可改造资源,全力推进小微停车场建设。组织开展停车设施基础信息调查,梳理辖区内停车矛盾突出区域,重点针对“老小区、老学校、老医院、老商圈”等“四老”区域充分挖掘利用各类可用空间,盘活城市零星用地、闲置用地、桥下空间等地块,科学选择了上桥老旧小区、天星桥老旧小区、康明斯老旧小区、陈家桥学校周边以及肿瘤医院旁等具备落地可行性的点位建设小微停车场31个,车位2602个。如位于石门大桥南引桥正下方的石门大桥下立体机械式停车场,在汉渝路上下辅道之间紧邻肿瘤医院和金沙港湾。与一般停车场相比,石门大桥下立体停车场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可提供机械停车位172个。科学增设路内停车位,通过开展泊位设置评估,对全区的路内停车位摸排,动态调整停车泊位布局,增设停车需求较大区域的点位。截至目前已新增路内停车位5342个。
二、强化管理力度,构建规范停车秩序
一是提升停车智能化管理水平。建成沙坪坝区静态交通管控中心并实现了与市管理平台对接,且成功上云,不断拓展智能管理终端,扩大智能管理覆盖范围,在红岩联线景区等区域建成停车智能引导系统,增强停车设施的使用效率。此外,目前正开展路内停车位智能化改造,同时逐步将全区停车场数据接入市统一平台,最终实现全区停车数据一张网,车位云端互联。届时车主可通过手机停车APP查询空余泊位信息,实现便捷高效泊车、出行。同时,管理者能借助互联网和远程监控清晰掌握各个停车场的实时动态。二是注重治违治乱。一方面,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开展“车乱停”专项集中整治行动,今年截至目前共开展“车乱停”专项集中整治行动4次,整治期间共劝离违停机动车506辆,违停采集810起,并在整治结束后结合自身管理实际,加大对整治工作自查力度,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巩固整治成果并认真总结专项整治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长效机制,推进“车乱停”整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另一方面,按照网格化管理的方式,采取步行巡察、执法车辆循环监管等方式,对违法侵占人行道占道停车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截至目前共采集人行道违停1805起。三是突出宣传引导。对外发布违停整治行动通告,利用路边LED屏、新闻媒体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通过现场宣传、温馨提示、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动员广大市民严格按照要求自觉维护停车秩序。并督促沿街单位按照“门前三包”规定,将车辆进线停放,禁止乱停乱放。对商家货物占用停车泊位、私设停车障碍物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取缔。四是狠抓日常监管。开展停车信息普查,对全区公共停车场(库)、专用停车场(库)、道路停车泊位三类停车设施资源进行全面排摸,摸清停车设施底数。加强全区停车场安全生产检查,做好安全防范各项工作。在汛期前向各停车场进行防汛宣传,建立防汛应急预案,开展隐患排查,加强物资储备,积极做好防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