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上午,全区卫生健康大会召开。区委书记祁美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卫生健康大会精神,认真贯彻市委六届历次全会精神,紧扣市委赋予的“主阵地、示范区、排头兵、领头雁”战略定位和“新担当、新篇章、新作为”工作要求,以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健康生活的新期盼为努力方向,加快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锚定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区、医药体制改革先行区、高品质健康服务试验区,以及西部医疗高地、健康产业集聚地“三区两高地”发展定位,推进名院名科创甲、名医名家引育、强基惠民提标、中医药传承创新、数智健康增效、公共卫生提能、健康产业集聚、城市治理助医、红岩医者铸魂等九项行动,举全区之力把沙坪坝建设成为西部一流、全国领先的中国式现代化卫生健康强区,在全市建设“西部医学中心”中展现更大担当、更大作为。
2月7日上午,全区卫生健康大会召开。文胜/摄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赵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肖庆华主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赖明才,区政协主席杨邦维,区委副书记王银川,区委常委,有关区级领导出席。
陆军军医大学副校长黄春基,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邱景富,重庆中医药学院副院长林治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张云福,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黄继东,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副院长吴强,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彭坤,重大肿瘤医院副院长周宏,重庆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党委书记刘松涛,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专职副书记何丛榉,歌乐山老年康复医院院长魏刚,重庆市第十一人民医院院长周平安,四川外国语大学医院院长刘新川,重庆大学医院院长孙安龙,重庆医科大学校友会副会长苟践受邀出席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卫生健康大会精神,就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卫生健康强区的“九项行动”作了详细部署,对三甲医院创建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区卫生健康委、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区人民医院、区招商投资促进中心、区住房城乡建委负责人作交流发言。会议为13个医联体、医共体单位授牌,并签署共建协议。
祁美文在讲话中代表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向长期奋战在卫生健康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他指出,沙坪坝区卫生健康事业底蕴深厚,是全国有名的医疗卫生大区,形成了“两领先两高地”的突出优势。医疗实力领先。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58家、医院52家,医疗水平长期处于全国前列,吸引了全国各地疑难病症患者前来就诊。健康产业领先。重庆首批智慧医疗装备产业集聚区,建成全国首个器官智能生物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全市首个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医学教育高地。拥有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医学领域高校4所,医学类省部级以上研发平台114个,医科在读学生5万人。医学人才高地。拥有生命健康领域两院院士6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人,集聚首席医学专家、重庆英才等159人,居全市前列。
祁美文指出,近年来,沙坪坝区依托丰富的医疗卫生资源,全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党建统领不断加强。深入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各医疗机构党支部实现全覆盖,机关党建经验做法在全国卫健系统交流推广。软硬设施不断完善。医院建设提质增效,创成区属三级综合医院2家,投用区人民医院、陈家桥医院、区中医院等新院区。公卫保障不断提升。在全市率先组建医养结合、医育融合联盟,打造沙磁中医荟等特色中医药文化品牌。改革发展不断深化。15项经验做法入选国家级优秀创新案例,“共享智慧中药房”“红岩家庭医生服务”获评全市深化医改10大典型案例。就医感受不断改善。以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医院4家,建成区域放射、超声等5大远程诊疗中心,在全区实现“基层检查、区级诊断”,14个案例入选国家“改善就医感受”创新实践案例。
祁美文指出,卫生健康工作是落实“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重大论断的民生工程,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工作要求,在市卫生健康委的具体指导下,把全区各方面力量凝聚到沙坪坝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卫生健康强区的火热实践中来,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努力方向、对标先进地区,扎实推进服务体系健全均衡、医疗服务西部一流、健康服务优质可及、健康产业集聚发展、党建统领坚强有力,力争到2027年,沙坪坝区健康制度体系更趋完备,健康服务供给体系更加完善,医疗服务辐射范围持续扩大,为就医群众提供服务更加优质,带动全区各类资源盘活更加有效,健康产业发展持续壮大,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卫生健康强区建设取得重要成效,奋力谱写沙坪坝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篇章。
重点要抓好6方面工作——
●大力推动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提升龙头水平。全面支持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大肿瘤医院等三甲医院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大力提升区属医院水平。完善体系架构。加快构建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大肿瘤医院为龙头的医联体,加快建立以区人民医院等三级医疗机构为龙头的紧密型医共体,切实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扩大辐射范围。深度融入成渝经济圈健康一体化发展,深化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合作,加快建成覆盖西部、辐射全国的医疗服务体系。
●推动生命健康产业集聚成势。大力发展医疗装备产业。用好智慧医疗装备产业投资基金,加快推动目标企业招引,积极做好向上对接,为医疗装备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环境。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引进具有集群化布局能力的生物制药新型研发机构,努力实现高端生物医药国产化替代。持续强化科创赋能作用。深化校地合作机制,完善“一高校一专班”,支持帮扶各高校建设医学研究院、生物制造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制品实验室等,加快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持续扩大优质康养服务供给。精细化发展康复产业。依托陆军军医大学及其附属医院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上新片区城市更新,拓展产业承载空间,培育发展康复医疗产业。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将康复医疗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居家,为有需求的群众就近就便提供服务。品牌化发展养老服务。以家庭医生签约为抓手,扩大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覆盖面,鼓励和支持医养结合企业连锁化经营、集团化发展,打造一流养老服务品牌。加快推动家庭适老化改造与智能化社区养老服务相结合,引导企业开展适老化餐饮服务。促进中医药特色发展。做精“沙磁中医荟”中医药文化品牌,尽快推动珍宝岛等项目落地,大力发展“中医药+”创新产品,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群众高品质生活。
●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围绕“15分钟健康服务圈”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深入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行动,全面构建五大远程诊疗中心,深化“市聘区用”“区聘镇用”机制创新,加快推进优质资源下沉。提升普惠托育水平。全面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建强医育融合联盟,多渠道扩大托位供给。提升“三医”协同水平。健全医疗、医保、医药政策协同联动机制,稳妥有序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提升数字健康水平。全面推进区内数字健康“一朵云”“一张网”建设,持续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行动,规范推进医疗健康数据资源共享应用,加快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就诊流程全面覆盖的群众健康服务模式。
●大力营造尊医重卫浓厚氛围。展示名医名师风采。常态化加强对名医名家的宣传,讲好红岩家庭医生等服务群众的身边故事,让“沙坪坝,医生好”品牌擦得更亮。强化人才支撑体系。实施名医名家引育行动,加强头雁人才、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等骨干培育,加快集聚行业顶尖人才。持续完善“人才保姆式”服务体系,切实为高层次人才解决好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问题。改善医院周边环境。聚焦“功能缺”“停车难”“设施旧”“交通堵”等问题,大力开展城市治理助医行动,全方位提升医院及周边环境品质。
●加强卫生健康系统党的建设。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党政班子酝酿沟通机制,发挥集体领导决策力,凝聚民主团结向心力,形成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合力。持续打造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深入实施公立医院党建“双示范”计划,深化基层党支部“六化”建设。全面融入党建统领基层社会治理,做细做实“红岩医者”等卫生健康服务品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体系化推进清廉医院建设,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巩固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阶段性成果,常态长效净化卫生健康领域医德行风。
祁美文最后强调,保障人民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全区上下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工作作风、更硬的工作措施,扎实推动全区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区委区政府将坚持把卫生健康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持续健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多方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不断开创全区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区卫健委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区卫生健康大会部署和要求,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时限化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各镇街各部门要立足岗位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支持参与卫生健康事业,构建起群策群力、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大卫生、大健康”发展格局。
赵勇指出,近年来,沙坪坝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民生保障兜实兜牢、改革攻坚卓有成效、创新发展硕果累累、健康产业支撑有力,以一域服务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大局的贡献度不断提升。未来一段时期,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将迭代形成“158”总体思路。希望沙区主动融入8项重点任务建设,实施好名院名科创甲、名医名家引育、强基惠民提标、中医药传承创新、数智健康增效、公共卫生提能、健康产业集聚、城市治理助医、红岩医者铸魂等9项行动,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上同向发力,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上同向发力,在助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上同向发力,为全市打造“西部医学中心”贡献更多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沙区智慧、沙区方案、沙区力量。
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区委各部委、区级各部门、各镇街、各管委会、各人民团体、区属国有重点企业及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卫生健康工作分管负责同志,区委各巡察组组长,区卫生健康委直属医疗卫生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民营医院、医疗企业代表,名医、学科带头人、卫生健康系统退休干部代表等参加。
(记者 喻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