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沙坪坝区总河长履职报告
来源:区农业农村委 日期:2024-01-11

沙坪坝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强化“上游”意识、勇担“上游”责任,把开展主题教育与深化落实河长制有机结合,推动“五水共治”、绿色发展,河库生态持续向好,河道“四乱”有效遏制,河湖面貌极大提升,美丽河湖建设顺利推进,嘉陵江沙坪坝段水质稳定达到II类,梁滩河沙坪坝段水质达到IV类,区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努力为推进美丽重庆建设贡献沙坪坝力量。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工作体系,构建长效机制。一是压实工作责任。区委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坚持并完善“两个首先必学”长效机制,区委常委会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每季度听取自然生态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点问题。完善区、镇(街道)两级“双总河长”制度和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河长体系,区双总河长多次深入河岸一线开展巡河查河,就落实落细河长制提出明确要求,18位区级河长带头巡河102人次,带动全区189名河长巡河10536人次,处置问题2190个。二是细化工作举措。制定“一河一策”年度任务,建立7类46项年度河长制重点任务清单,每季度召开总河长会议,每月通报水质及巡河情况,每周开展暗访巡查,每日更新问题台账,有力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三是加强考核督查。围绕“八张报表”优化考核指标,将落实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域岸线管护等河长制六大任务情况作为考核重要内容。加大督查力度,对巡河不查河、水质不达标、问题整改不到位等行为,开展工作提醒63次、约谈10次、问题交办25次。

(二)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全域整治。一是聚焦“一河一策”,解决突出问题。以项目化、清单化形式下达“一河一策”年度任务,实现河长制责任闭环,形成工作合力,68项年度任务已全部完成。统筹推进落实第1、2、3、4、5号市总河长令,扎实开展各类专项行动,排查点位2000余个,整治突出问题371个,问题销号率和遥感图斑核销率均为100%。二是聚焦重点流域,加快项目建设。东部流域,嘉陵江“两江四岸”治理提升项目——磁器口滨江片区建设完工,于6月整体投用;磁器口至滴水岩段一期建成投用,二期即将完工,预计2024年上半年投用;“清水绿岸”治理提升项目基本完成工程措施,两座核心污水厂站已通水运行调试。中部流域,下天池水库大坝险情及时排除,库底防渗治理修复方案正在抓紧编制;灿若湖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已基本完工。西部流域,梁滩河综合治理青凤段、刀子铺段分别完成总体进度的90%和80%,龙凤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总体进度的45%,土主、西永两个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分别完成总体进度的97%和93%。三是聚焦多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突出部门合治,持续完善横向联动工作机制,定期召开部门间联席会议,及时解决治水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协调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突出“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协治,出动警力1500余人次,破获涉水刑事案件8起、同比下降47%。突出跨界联治,会同九龙坡区、北碚区成功处置跨界河流排污问题,会同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开展龙凤河上下游水环境整治。突出社会共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管河治河,300余名巡河员、20名社会监督员、30名红岩志愿者守护河流一线。四是聚焦多元投入,强化资金保障。将河长制工作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持续加大保障力度。成功向上争取中央水利发展资金1.1亿元、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2亿元、第二批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0.55亿元,分别用于梁滩河综合治理、嘉陵江磁滴路贯通工程和龙凤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引入社会资本15.19亿元用于“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工程、12.8亿元用于沙田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

(三)把握重点方向,创建幸福河湖。一是强化全域理念。区委、区政府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5号市总河长令,迅速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全域创建工作目标,力争到2027年完成7条幸福河湖建设。二是强化融合理念。着力将优质河湖资源转化为绿色发展新动能,实现河湖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嘉陵江幸福河湖创建与嘉陵湾区、嘉陵湾创客带、磁器口滨江片区建设相融合,打造嘉陵江畔秀美磁场。推动灿若湖幸福河湖创建与乡村振兴相融合,打造“诗意田园”,建设和美乡村,全面奏响新时代山乡巨变。推动苏家桥水库幸福河湖创建与梁滩河百里生态画廊首开区示范段建设相融合,优化“一廊两心三组团”空间布局,让风景沿着水系、绿道向城市延伸,为经济发展赋能。三是强化行动理念。围绕幸福河湖创建标准,以项目为支撑,全面展开幸福河湖建设行动。嘉陵江,完成库岸31公顷综合整治,基本消除库岸坍塌等安全隐患;完成红岩村大桥至高家花园轨道专用桥3.3公里岸线治理,亲水步道建成开放;在磁器口滨江片区新建休闲广场2万平方米、人行步道6.8公里、高品质绿化18.3万平方米,完成磁器口“古镇十二巷”后浪和滋味片区打造;恢复磁器口老码头,新建特钢码头,开通洪崖洞—磁器口水上轮渡,成为重庆一站打卡最多网红景点的航旅融合航线;同步推进磁器口外街、凤凰山城市更新、井双片区生态环境系统整治等项目。灿若湖,实施病险整治,完成库区13处地灾塌陷坑治理;提升沿湖场景,美化驳岸景观3公里,配套建设环湖彩色步道2.6公里,改建户厕225户,提升农房风貌50栋;推进产业融入,修建精品民宿3处,盘活撂荒地400余亩,利用闲置房屋打造特色小院10余个,推动农文旅产业多链条发展。苏家桥水库,修复水体125亩、新建绿地240亩、铺装道路2.26万平方米,争取政府专项债750万元用于水环境综合整治。

(四)筑牢防汛堤坝,保障河库安澜。一是分级负责,压实责任。严格落实区包镇街、镇街包村(社区)、村(社区)包户的“三重分片包干”和汛期党政领导“双值班”制度。二是会商研判,精准预警。每月开展综合会商,形成会商成果7份,推动各类灾害事故早预警、早防范、早处置。三是整治隐患,夯实基础。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整治,疏浚管网236公里,治理积水点7个,清掏雨污井327座,修复水毁设施13处,升级改造水库水雨情监测设施6座。四是数字赋能,精准防汛。搭建智慧水利平台,整合水库、河道等40个监控资源,提升河湖智能化管理水平。在全市率先建成防汛指挥决策支撑系统,实现气象数据一张图应用管理,世界气象组织将其纳入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示范项目。五是应急准备,防患未然。成功承办全市防汛能力提升现场会暨“战汛—2023重庆市防汛救灾综合应急演练”,开展防汛专项演练、单点演练80余场次。完成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修编,完善基层物资装备库、应急救援站170余个。

二、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全区河长制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门间多跨协同合力还需提升,督促协调解决问题还存在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二是落实河长制六大任务还有差距,少数支流水质不能稳定达标;三是河流管理保护智能化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智能预警处置能力有待提升。

下一步,沙坪坝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美丽重庆建设,深入实施幸福河湖建设行动。一是持续压实工作责任,坚持把幸福河湖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内容来实施,在优化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体系、严格督查考核等方面加压加力。二是持续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坚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着眼,依托河湖水系打造绿色产业链、生态农业带、旅游发展区和优质服务业体系,提高涉水产业发展水平。三是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长效、稳定、多元的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落实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河湖生态保护修复的政策措施,形成强力保障。


重庆市沙坪坝区总河长:唐小平  肖庆华

                                                                                2024年1月10日


Copyright © www.cqspb.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19004061号-1 联系我们 国际联网备案: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861号 网站标识码:5001060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12345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