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沙磁人才专栏>人才风采>高端人才
石飞——用爱书写教育篇章  奋力拼搏筑体育之魂
发布日期:2020-09-28
字体:【 默认 超大 |

石飞,中共党员,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高级体育教师,田径队总教练,体艺处主任,重庆市高中体育课程创新基地(凤中)建设项目负责人。从教三十年来,一直坚守在学校体育教学和业余训练一线,先后培养奥运会选手、国家一级运动员9人,向北大、浙大等高等院校输送优秀体育人才60多人。先后四次荣获国家级“先进个人”和“优秀教练员”称号。2017年被重庆市体育局评为“优秀教练员金质奖章”。2018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多少个日月星辰见证了凤中学子追梦的步伐……不知从何时起,学生、训练、操场,这一切在悄无声息中完全融入了石飞老师的生活。在从事体育教学和田径队训练工作的三十个年头里,石老师秉持着“天道酬勤,人道酬诚”的信念,用汗水书写着体育老师不一样的精彩。

爱心浇灌成长之路   这个“飞哥”有魅力

凤中的操场上,同学们一声声亲切的“飞哥”,让石飞充满了干劲。石老师一直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石飞不仅对学生们的训练情况严格把关,也时刻关注着学生们的生活。

从初二就来到凤鸣山中学的蒋磊跟随石老师训练已经有几个年头了,曾经叛逆的他,与父母关系不好,与同学相处困难。为了缓和小蒋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石老师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与蒋磊的父母沟通。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未与儿子有过静心交谈的蒋父,奇迹般地出现在了儿子比赛的现场。那一次,蒋磊同学打破了4项重庆市青少年田径纪录,汗如雨下的他,累得几乎晕倒,但第一次见父亲来为自己加油,蒋磊心里的喜悦溢于言表。而看台上的父亲却早已泪眼模糊,多年来他第一次读懂儿子的苦与乐,明白了儿子的艰辛,开始支持儿子体训。通过石飞老师的不断指导,蒋磊最终被浙江大学提前保送录取。在蒋磊父母眼里,石老师就是传说中的“伯乐”,他们常说“把孩子交给石老师,我们一百个放心!”

“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多年来,一直坚持鼓励教育、仁爱教育、责任教育是学校全体教职工对教育的坚守。石老师也践行着这样的理念,“学生有错,老师亦有责”。回首自己二十多年的教练生涯,石老师坦言,自己对队员的教育也有疏忽的地方,但老师要勇于担当,以身“示范”。孩子们真切的感受到了爱,感受到了你和他的同苦同乐,让跨越三十多年的年纪差,足足十多条代沟的“飞哥”,总能田径队的孩子们打心眼里信服。

传承体育精神共创人生辉煌

在教学过程中,石飞经常反复观看比赛录像,根据赛程科学的安排针对性训练,给孩子们树立信心、戒骄戒躁。同学们也逐渐在训练中懂得了比赛不仅仅是为了奖牌,更应该锻炼自己“永不言弃,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

20108月,距离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开幕还有七天,这一天,田径队正在抓紧最后的时间进行冲刺,在接力训练中,陈俊文同学不慎摔倒,重重落在地上的他,由于速度太快,整个人在半空中翻滚了好几圈,身体在塑胶跑道上严重擦伤。

看着满身是血,半边脸都血肉模糊的陈俊文,石老师心里难受至极。医生严厉地说:“都伤成这样了,绝不能去比赛!”陈俊文却用微弱但坚定的声音说:“不,我要去!”8月的天气炎热难耐,伤口极易感染,但他苦苦哀求石老师让他去比赛,拗不过陈俊文的坚持,石老师答应带他一同前往。

那一年的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上,有一个男孩格外引人注目,他的半边身子都带着未愈的伤疤。然而,也正是这个男孩,创造了当年比赛的奇迹。带伤出战,却在预赛和决赛中分别跑出了48.47秒和48.22秒的优异成绩。获得男子甲组400米金牌,并打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纪录。“这个娃娃真的不容易,受了伤还能跑出这么好的成绩,我确实那个时候没有忍住,跟他抱在一起哭了”,石老师说,现在跟陈俊文还经常在联系,每年放寒暑假还要回凤中找他训练。

石飞老师用他的责任、爱心与智慧浇灌着棵棵花草,这才迎来了秋日的累累硕果。在教育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他用爱诠释了执着与坚守,让每一个孩子,在这里不断汲取打动生命的力量,收获勇敢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