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仕民,重庆市凤鸣山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沙坪坝区委首批直接联系服务专家、重庆市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教育部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学员。教学成绩突出,办学成就显著。曾获区县级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十佳校长、校长论坛一等奖、青年人才论坛一等奖、重庆市教育督导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中学骨干校长、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20余项。主持主研教育部、市、区级教育科研重大课题、规划课题、重点课题10余项。先后在《人民教育》《教育探索》《中国教育报》《今日教育》《重庆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和刊载办学经验20余篇。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千校一面的学校。校际间的差异决定了学校发展的根本路径是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要建设规范而有特色的学校,培养优秀且有特长的学生。
2012年7月,邓仕民在担任凤鸣山中学书记校长后,就一直潜心内涵发展特色办学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凤中“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一是构建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二是实施享誉全国的教学改革;三是打造成效卓著的体艺特色。
他说,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文化内化灵魂外显禀性。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邓仕民,我想,丹心雅意最是合适。从校长助理到副校长,又从副校长到教育督导负责人,再到校长,邓仕民经历了九次工作单位变动,其中在六所学校从事学校管理工作、三所学校任校长,可谓经历丰富、阅历丰厚,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自己钟爱的教育。
邓仕民的教育经历和“校长生涯”,他说最难忘的最难做的是学校改革,这对于摆脱学校发展困境是有用的,是成功的,但对于校长个人是一种坚韧执着的磨砺与心力智慧的考验。
“可曾想过放弃?”邓仕民说,“如果那时候把这些问题真的当成问题来对待的话,那就失败了。”幸好他没有。在经历了几年的沉潜,邓仕民深知教学管理的不易。当校长不比教书,单靠外界是没用的,更多是要依靠自身的内驱力。于一所学校来说更是如此,最能提升学校品质的就是学校文化,唯有文化才能凝心聚力,让教师与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为此,来到凤鸣山中学,邓仕民就积极思考、主动作为,快速抢抓学校整体搬迁机遇,紧密结合凤鸣山地名和学校校名,集民智、汇民意、聚民心,高度提炼了“凤”精神寓意,深度挖掘了“凤”文化内涵,整体规划,精心设计,从校门、道路、楼宇、壁雕、主题景观等方面,充分体现凤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元素,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诉说“凤”的智慧,让建筑的每个细节都彰显“凤”的高雅。
他组织出版了校本教材《群凤和鸣声震九垓》——重庆市凤鸣山中学凤文化解读手册,供全校师生研读内化和来校考察教育同行互鉴交流。凤中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原创性和独特性影响广远。
他说,质量为本,课改为先,体艺比翼齐飞。2009年,一纸调令让邓仕民从沙坪坝实验中学副书记、副校长岗位来到了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开始了他为期一年的教育督导工作,专门负责督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这也为他在凤鸣山中学的教学改革打下了扎实基础。
“以前可能会觉得要不要课改,该不该课改,是高层决策,一句话的事情,后来想想,哪有这么简单?”邓仕民认为,校长对课改的认识程度和推进力度决定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效度。为此,他一坚持就是数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六年的攻坚克难,凤鸣山中学的课堂发生了质的改变,以问题导学为特征的课堂教学充盈校园,教学质量强势提升。自2012年开始,年年持续提高,各项增长性评价指标区内领先。较7年前相比:高考重本上线人数与重本上线率均增长了4.8倍,本科上线率已达98%以上。中考联招上线人数年年保持在400人左右,上线率保持在88%左右。
更值得一提的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学校体艺特色的蓬勃发展。体艺特色项目也由2012年前的田径、合唱增加到现在的美术、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田径、合唱、影像制作、射击10个项目。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啦啦操实验学校”(2014年)、“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2015年)、“国家级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16年)、“重庆市高中体育课程创新基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7年)等集体荣誉。各项目在各类大赛中学生多次取得团体、个人一等奖等优异成绩,体艺升学、参赛、获奖数量和质量年年攀升。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在邓仕民心中,教育就是一份富有理想的事业。做有理想的教育,作为校长,还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学术修养,坚定教育信念,将工作做得更好,办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