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沙坪坝区杨公桥小学校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沙坪坝区杨公桥和睦村 | |||
法定代表人 |
周西敏 | |||
开办资金 |
1803(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43.95 |
1570.46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8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杨公桥小学党总支、行政领导班子在区教委的支持、关心下,正视困难,但不畏惧困难、团结引领广大教职员工把困难当作检验团队的执行力、创造力和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风险考验,体现了“风好正是扬帆时 策马扬鞭再奋蹄”的精神气魄,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学校年度发展目标。 一、党建赋能三部曲,同频共振,向光生长 以党建全面引领学校内涵发展,抓好党组织建设,加强师生红色基因注入,牵引、统筹学校整体育人工作,是提升学校党建工作及整体育人质量的关键。为此,学校党总支以专题学习、服务指导和党团队共建为三部曲,让全体师生紧紧围绕在党组织周围,同心协力,同频共振,向光生长。 一是谱好专题学习“前奏曲” 广大党员教师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夯实党的理论学习,把握时代要求,铸牢精神之源。党总支精心策划部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实行总支、支委协同组织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大家深入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进一步铸牢党性原则。 在杨公桥小学“葵园书荟 学灯永耀”读书活动中,党员教师不仅阅读教学书籍,夯实专业素养,还认真研读了《永远在路上》一书,提高党员干部廉政风险防范与自控,提高了依法执教的能力。 二是谱好服务指导“协奏曲” 一个党员一面旗,服务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彰显政治本色。学校领导班子深入课堂、深入班级,坚持听课和评课,为老师们排忧解难。干部联系教研组,积极推动教学科研创新,无论是大单元教学、思政、法治,特教赛课,党员干部都成为了老师们最信赖的服务者、指导者。 三是谱好学校发展“共鸣曲” 党总支以党建促校建,将党建工作和推动学校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在学校赛课磨课团队中,党员与团员,群众发挥团队的战斗堡垒作用,让每一位参赛老师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团队的温暖,感受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优质均衡发展的准备工作中,党员干部与部门教师加班加点,不分先后,为的是学校的发展更上台阶。 学校党总支积极支持退休支部的工作,与退休支部共同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主题交流活动。退休老党员们回顾了艰苦奋斗的工作历程,他们用人生经历告诉青年党团员们什么是爱党、爱国、爱校,坚定对学校美好未来的信念。学校党总支联动工会组织坚持关心慰问退休教师,把退休教师紧紧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 学校党总支以党建带队建,面向广大少先队员开展《红岩大课堂》,“红领巾争章小达人”“葵圆书荟 学灯永耀”读书活动等。学校党总支还积极与和睦村党群服务中心建立联系,组建了“小小红岩志愿者”小分队,做义务讲解员。 二、德育夯实三载体,内化与心,外化于行 一是阳光篮球培育向上向阳的精气神 学校把德育融入阳光篮球课程品牌。学生的理想信念、公平公正、团队合作、规则教育、责任意识,顽强拼搏等在篮球活动中不断得以夯实、生长。阳光篮球展现了学校向上向阳的学校风貌,“杨公桥小学学生大课间操队列整齐,行动统一,令行禁止,体现出较高的规则素养。”来自四川仪陇县教育考察团的领导、老师们和忠县涂井小学影子跟岗学习的全体教师对孩子们的表现竖起了大拇指。在沙坪坝区教委组织开展的“家校共育 沙磁心灯护万家—沙坪坝区第八届5.25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中,我校学生篮球大课间展示出来的健康体魄、健康心灵和向上向阳的精神风采赢得了重庆市教委体卫艺处程翔宇处长和重医附一院等专家、领导和来宾的高度赞誉。学校篮球社团也赢得了团市委的青睐,他们代表学校参加团市委组织的少先队“六一”庆祝活动,受到与会领导好评,助力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特色学校评选。 二是法治教育助力学生有序生长 学校把一日常规教育、幼小衔接、青春保护等与法治教育紧密融合,开发了《心有方圆 向阳而》《与法有约 健康饮食》《与法有约 居处有礼》《与法有约 快乐出行》《与法有约 青春启航》法治教育读本,引导学生识规则、用规则和培养依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校还结合德育传统活动红岩小义工、红领巾监督岗、法治教育进校园等不断开发、创新打造了阳光普法员、校园小交警和阳光少年法庭三张法治教育名片,形成了学校与社区、社会共建法治教育的新常态,实现了德育教育的新突破。新华网记者对学校法治教育进社区宣传活动作了新闻报道,以法治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杨小少年在法治的滋养下,不断成长为“向上向阳,个性精彩”的阳光少年。学校法治教育成效赢得了教委与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并被推荐代表沙坪坝区小学参评重庆市法治教育示范学校。 三是劳动教育初见育人成效 一年来,学校全面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垃圾分类做到了人人知晓,班班落实。学校的厨艺室、茶艺室成为孩子们培养家政技能的好去处。学校还利用校园绿化园区、楼顶平台因地制宜地开发了阳光种植园—劳动教育基地,让孩子们走进自然,亲近泥土,体验传统农耕文明,探究智慧农业奥妙,植根绿色发展理念。学校种植了向日葵,并开发了《阳光种植》课程。向日葵在师生的精心呵护下,开花,孕育果实,就像杨小的孩子一样茁壮成长。学校每年六月举办校园采摘节,师生摘李子,收向日葵,品尝劳动的甘甜,收获丰收的喜悦。 三、教学质量三落实,深化研修,精品出彩 一是抓实教学常规,确保教学质量 学校按照沙坪坝区进修学院评估中心的要求修订完善了《杨公桥小学备课制度》《杨公桥小学学历案评价标准》《杨公桥小学学历案审议制度》,把课堂教学质量落实在备课上。学校行政坚持深入第一线听课,评课,磨课,全程跟进“阳光杯”优质课展评。学校坚持说上评一体进行,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还专门邀请教研员深入课堂指导和评价,让上课教师及其团队更好地成长。为了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学校十分重视培优辅差工作,开展实施“三清行动”,即要求任课老师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同时学校加强作业设计、批改的检查,夯实教学六认真。对学习能力强,成绩好的学生,在完成基础作业后,老师会适当,布置一些不同形式的挑战性作业,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杨公桥小学的老师们认真、敬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赢得了家长的认可。 本学年,学校老师积极参加区市赛课活动,成绩突出,体育展评课获得了优良的成绩,体育教师个人基本功一等奖,区法治教育优质课一等奖、课程思政赛课二等奖。特教团队获得了区、市特教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学校数学、英语学科教师分别获得区作业设计多个一等奖。 二是深化课堂改革,提高研修实效 围绕沙坪坝区智慧型单元化学本教学改革,学校制定了《杨公桥小学教研组建设与评估方案》,开发了研修活动方案和评价工具,把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实现对教研工作评价的全覆盖。学校扎实推进教研工作,部分学科赢得了教研员的赞赏和推荐,语文学科参与了全区试卷分析交流,线上教学示范交流,部分老师在全区参与作业设计交流。数学学科承担了区幼小衔接课题的研究课,英语学科承担了区英语研究课,展现了学科研修风采。学校把教研与科研融合研究,扎实推进市规划课题“小学生体验式法商教育的实践研究”,突显学校以法治教育为龙头的大德育、大思政课程建设。学校法商教育课题成功结题,并被鉴定为优秀等级。区级法商精品课程顺利验收,赢得专家评委的高度肯定。老师们积极围绕区级规划课题“单元化学本教学评价任务研究”,“单元化学本教学支架问题研究”“大单元教学模式与典型案例设计”,幼小衔接等课题开展研究,进一步提升了单元化学本教学改革的执行力。各学科组还积极开展分层作业设计、低段学生语文预习思维导图运用研究、小学生心理辅导策略研究等教师成长课题,为学科教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是优化课程设置,打造精品特色 学校开设“小葵花校本课程”近50门,保证了每一个学生兴趣发展的需要。区级精品课程阳光篮球、小学生法商教育引领学校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阳光种植园、厨艺、茶艺、书法、艺术、英语表演、科学探秘以及心理辅导、红岩文化解说等一大批校本课程蓬勃开展。在庆祝六一儿童节的学校课程展示活动中,小葵花校本课程成果荟萃:课本剧、诗词飞花令、书法、美术、管乐、合唱等构筑了践行学校“让我的阳光灿烂世界”校训的欢乐舞台。 心理辅导、小课题、科技竞赛、数学文化、管乐展演等在区市各项竞赛活动中捷报频传。在今年4月重庆市艺术教育协会主办的重庆市中小学器乐展演活动中,市艺术教育协会肖钢理事长热情的赞叹道:“杨公桥小学管乐团获得一等奖,并荣获示范乐团的称号,成为一支新兴的,不可小觑的团队,未来可期!” 针对“双减”工作,学校坚持“基础加特色”的要求,把篮球训练课程与课后服务课程结合起来,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打造了学校课后服务课程特色。学校篮球艺术操,班级自编啦啦操,班级篮球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乐此不彼,进一步巩固了我校沙坪坝区精品校本课程项目建设成果,拓展了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和全国活力校园的影响力。 四、平安校园三举措,精准防护,生命至上 一是制度管控,强化责任担当 面对安全管理的新形势,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校园大门管理,坚持制度管控,落实外来人员、车辆登记制度,强化校园保安职责和持械上岗规范值守。坚持落实学生晨午检制度,学校实行网格化管理,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每日两检、全面覆盖、一日一报”。食堂卫生是学校安全防护的重点之一,学校健全食堂卫生管理制度,每周进行食堂环境卫生大检查,落实明厨亮灶,根除卫生死角。 二是精准摸排,杜绝安全隐患 学校每学期开学前协同派出所、社区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拉网式安全检查,如社区在案人员、精神病史人员、吸毒人员等都进行了掌握和记录存档。同时对交通安全、校园消防通道乱停放以及校园一旁在建工程带来的安全隐患等也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对校园内环境、用电、消防设施等按照相关安全管理要求进行细致认真的检查。校园保卫三班巡视,记录、拍照,把每天的安全检查落到实处,如校园外墙砖脱落、厕所中部分窗户没有防护栏等都及时进行了有效处理。为更好地扎紧安全防护的篱笆,学校新增摄像头,监控校园周边的高空抛物。同时学校还聘请第三方安全、卫生管理专业人员来校会诊校园安全设施和卫生管理,进一步杜绝安全隐患,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和管理效能。 三是加强教育,落实“1530” 学校党总支把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加强监督,压实责任,认真落实市区教委关于安全防护相关文件要求,确保校园安全。 学校不折不扣地执行教委“1530”安全教育要求,并与全校教职员工签订安全责任书,要求任正副班主任每天放学前1分钟强调安全教育,每周放学前5分钟强调安全教育,节假日放学前30分钟强调安全教育,让学生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一年来,学校党政班子与老师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前马争先的气势迎难而上,勇往直前。老师们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已成为常态。虽累,但成长与收获带给我们了更多的欣慰和对学校美好未来的憧憬。一批青年教师在磨砺中不断成长起来,他们在教学、科研、心理辅导和课程建设方面勇挑重担,崭露头角。老教师们老骥伏枥、扎扎实实、任劳任怨为青年教师传经送宝,甘当绿叶,赢得尊重。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更上一层楼:报告厅LED大屏,劳动教育基地已投入使用;阳光体育、书法艺术、劳动教育楼道文化已经建成,并发挥着育人效应;心理健康、法商教育楼道文化以及教室空调安装等已正在实施中。一年来,学校新增了一系列殊荣:沙坪坝区科研管理先进学校、沙坪坝区绿色学校、卫生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体育特色学校、重庆市法治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体育活力校园,以及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育实习基地等印证了老师们的智慧与辛劳,彰显了学校发展的熠熠光彩。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一年来,学校新增了一系列殊荣:沙坪坝区科研管理先进学校、沙坪坝区绿色学校、卫生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体育特色学校、重庆市法治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体育活力校园,以及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育实习基地等印证了老师们的智慧与辛劳,彰显了学校发展的熠熠光彩。学校篮球社团也赢得了团市委的青睐,他们代表学校参加团市委组织的少先队“六一”庆祝活动,受到与会领导好评,助力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特色学校评选。新华网记者对学校法治教育进社区宣传活动作了新闻报道,以法治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杨小少年在法治的滋养下,不断成长为“向上向阳,个性精彩”的阳光少年。学校法治教育成效赢得了教委与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并被推荐代表沙坪坝区小学参评重庆市法治教育示范学校。本学年,学校老师积极参加区市赛课活动,成绩突出,体育展评课获得了优良的成绩,体育教师个人基本功一等奖,区法治教育优质课一等奖、课程思政赛课二等奖。特教团队获得了区、市特教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学校数学、英语学科教师分别获得区作业设计多个一等奖。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