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事业单位年报
重庆大学城第一小学校2023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发布日期:2024-07-09
字体:【 默认 超大 |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大学城第一小学校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重庆市沙坪坝区丰文大道29号

法定代表人

程利

开办资金

6583(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143

5948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4年3月6日办理法人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梁燕变更为程利,有效期为2022年2月17日至2027年2月17日。

一、学校概述 本年度,全校共52个班,学生2714人,在职教职工115人,外聘教师26人,一年来,大一小人不断创新“平民教育”内涵,书写学校发展新篇章。 二、工作情况 (一)守正创新,自主求索 1.落实教育方针。 一是党建领航定向。多形式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传承红岩精神”实践、阅读打卡《红岩家书》、8期“宫主行动”;将学习强国积分纳入月考核;志愿者团队在疫情防控中彰显师者担当。成为第二批党建双创培育创建单位;二是思政立德树人。开展“学习二十大”系列学生活动;1人获区思辨赛课二等奖;2人参加区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赛课获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被评为重庆市“红领巾奖章”四星章。 2.深化教学改革。 一是纵深推进课程改革。举办第二届数学文化节,97人获全国、市级奖,构建劳动课程体系,智慧管道种植基地开园,中草药基地完成基础建设,成功申报市级规划课题。二是优质开展“双减”工作。开展全学科作业设计比赛,9份设计获区级奖。设置长短课,开设33个特色社团。课后服务方案、管理经验获区一等奖,5篇教师“双减”论文获奖,1篇学生故事获区一等奖。 3.创新文化内涵。 七大文化节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我。“看见,飞往你的山”教师阅读六大行动,“与书香撞个满怀”系列学生活动让书香溢满校园,4名师生、家长在“书香学灯耀红岩”中获得荣誉。市农科院、市中药研究院、医高专专家指导劳动基地建设,长年与重医、重师多领域协作。承办区课程建设推进会、区小课题展评、片区课题主持人培训会,协办街道经典诵读比赛。 4.提高治理效能。 为共同体幼儿园家长讲座,5所幼儿园来校体验。协同社区、物管、清洁公司改善校外路段清洁状况。1篇案例获区首批共青团与少先队工作优秀案例;课后服务、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家杂志主办的全国圆桌会议上交流;成为华龙网小记者社会责任教育基地学校。 (二)凝心聚力,迎风前行 1.师德为先。 通过区“四有”好老师评选及学校 “最美架桥者” 等表彰,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校园公众号宣传优秀教师,讲述“我的故事我的梦”传递正能量;“靓美团队展示”“感谢与欣赏”增强对学校认同感。 2.能者为师。 10场次职初教师培训、第七届青蓝工程、第二届名优工作室引领教师梯度成长;职初教师赛课、第六届思辨班会赛课,提升课堂教学水平;高频次邀请专家进校园、进课堂,全面提升教师育人水平;三个备课组被评为区级优秀。 (三)踔厉奋发,追理逐梦 1.养小德,成大德。 参加区德育剧比赛获二等奖;1人被评为区新时代好少年;五一中队获区十佳少先队集体、全国红领巾中队;《小提案,大视界》获重庆市优质少先队活动课一等奖。 2.勤思考,善创造。 4人在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中获奖,1人在全国信息技术比赛中获一等奖;10人在市机器人、编程比赛中获奖;17人在自然环境相关比赛中获奖,学校获市生物多样性大赛优秀组织奖。 3.强体魄,润心灵。 运动节、网球球王争霸赛、班级足球与篮球联赛等比赛保证人人掌握2项运动技能。心理健康课程解决普通学生心理困扰;康复训练、融合运动会等帮助特殊学生恢复身体机能,提振信心。16名学生心理漫画获区级奖。 4.增情趣,美人生。 艺术节展出作品约500份,书法展展出作品约300份,100余份作品参加自然笔记展。60余名学生在市区中小学生才艺大赛、书画大赛中获奖。参加区中小学生艺术月展演,获合唱一等奖,课堂器乐合奏一等奖。 5.乐实践,爱劳动。 3、4年级智慧管道种植,5、6年级种植中草药;1、2年级学会整理与收纳,3—6年级学习传统手工制作;1—6年级均学习烹饪。“做一天的您”全员劳动体验,四、五年级参与油纸伞国画、活字印刷等传统劳动;一、二年级到萤火谷、太寺垭劳动研学。 三、特色亮点 (一)课程建设有突破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新基地获优秀等级,出版专著《心之桥上遇见我》,并获区优秀成果奖,在全区课程建设推进会上全面展示建设成果。建设经验2次在全区交流,在教育家杂志主办的全国圆桌会交流,学习强国做报道。重点预警对象清零, 4节心理辅导课获市级奖,20篇相关论文发表或获奖。 2.21+项目化学习。全学年开展项目化学习6次;并通过国家级子课题、教师成长课题等科研课题深度推进研究。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二)教师成长有高度 区级以上技能、论文等获奖171人次;2人在全国数学文化微课、说课比赛中获奖。4人被聘为市家庭和社区教育指导专家;市区级骨干考核优秀率100%;梁燕专访文章在教育学会刊发,被评为市2023年度新时代好校长;张艳被评为市优秀少工委主任;向蓉被评为市新时代好辅导员;团支部书记、辅导员文萍到多个区县作团、队培训,参加全国“青马”、重庆市“青马”培训并发言,出席共青团重庆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共青团中央十九次代表大会,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 (三)运动社团有成效 获区田径锦标赛甲组团体第一名,女子包揽7个项目第一;获区长跑运动会团体第一名;参加区六运会获跆拳道甲组第一、团体第一;区啦啦操比赛获集体花球自选套路第一;获区班级足球赛二等奖、班级篮球赛一等奖;参加市青少年网球比赛获“优秀组织单位”奖。 四、问题不足 (一)评价体系传统滞后 受评价理念与手段限制,目前学校针对师生的评价均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过程性、形成性评价相对较少,评价主体较单一,评价结果不精准,对师生激励性不够。 (二)艺术学科建设薄弱 分析各级艺术测评、比赛及艺术展演情况,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艺术活动兴趣不高,艺术素养较低。课堂教学是最基本、最根本的因素,因此,提升艺术学科课堂质量刻不容缓。 五、工作打算 (一)建设智慧评价体系 1.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建设。邀请信息技术、教育评估等专家,组建改革小组。以生为本,以精准、个性、优化为目标,从学生学业发展、身心健康、道德水平等多维度,从教师师德师风、专业水平、工作业绩等全方位评价,构建智慧化的评价体系。 2.逐步优化硬件设施。加大智慧校园经费投入比例,更新部分班级多媒体设备,逐年配备公共区域移动终端,确保评价及时、有效。同时,提升师生信息素养,逐步实现人人都是教育教学的参与者和评价者。 (二)加强艺术学科建设 1.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加强艺术学科教师培训,搭建校际交流平台,提供学习展示机会。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重构艺术学科测评方案,以评促教,以评促研。 2.强化学生艺术体验。一是提供展示平台,激发参与热情。启动艺术作品每月一展,联合街道社区展示学生才艺,鼓励学生参加艺术比赛。二是提供实践机会,提升审美水平。利用“宫主行动”、主题研学、艺术节等带领学生观看艺术展演。三是重视社团建设,提高实践水平。引进社会力量,加强活动管理,丰富课程内容,更新活动模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法人证书 有效期:2022.02.17-2027.02.17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学校荣获2024重庆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小学乙组总决赛一等奖;被评为2023全国爱鸟周自然笔记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