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事业单位年报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2023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发布日期:2024-07-10
字体:【 默认 超大 |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培养高中学历技术应用人才,进行相关专业高中学历教育;办理相关职业培训;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发挥示范区属职业学校办学的作用。

沙坪坝区歌乐山会车场119号、沙坪坝区歌乐山向家湾18号

法定代表人

陶宏胜

开办资金

40604(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200

40604

网上名称

www.cqlxzjzx.com

从业人数

302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党的全面领导呈现新气象 1.高标准严要求,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健全“两个首先必学”机制,落实“三级学习”制度,领导班子带头上党课18次,开展党委理论学习35次,开展了专题宣讲活动56场,举行大型团体操展演等教育活动覆盖师生2万余人次。聚焦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深入一线调研,班子成员接待来访师生128人次,形成8份调研报告,解决民生事项7项、发展问题6项,开展专项整治1项,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 2.突出党建“双创”,引领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市中小学校党建“引领创新和质量创优”工作培育单位,学校积极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打造“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设立党委督察室,全力推进“党建塑魂、立信树人”铸魂行动、“五育融合、五化并举”育人行动、“‘三教’改革、攻坚提质”培优行动,全年,党员教师在学校各级各类获奖占比78%,骨干教师占比69%,学校被评为区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首批示范单位。 3.筑牢意识防线,一体推进“清廉学校”建设。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信息发布坚持“五校五审”,构建起“一台一微一网一号一平台”党建宣传矩阵。着力打造“政风清明、校风清净、教风清正、学风清新”的清廉学校,深入开展“强政治引领、强班子建设、强综合监督、强风险防范、强自治规范、强作风建设”清廉学校建设“六强行动”, 深挖立信廉洁文化,组织开展“讲廉洁故事”10次、“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5场,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15次,召集重点领域干部、工作人员集体廉政谈话达130人次,《数字赋能,推动清廉学校建设整体智治》被区委教育工委作为典型案例推送至区委和市委教育工委。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思政铸魂育人展现新内涵 1.依托“思政课一体化”平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学校作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单位,牵头成立了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联盟”,组织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集体备课活动31次,打造思政金课4门,被评为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德育特色案例3项,作为中职学校代表在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创新发展论坛上作交流发言23次。承办2023年(首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中职思政课教学能力比赛,教师参加该赛项共荣获一等奖2项。 2.深化“诚信德育”内涵,构建以“立信”为核心的养成性校园文化。学校持续挖掘“诚信”德育内涵和立信养成性育人文化,设置“四维三阶”劳动教育课程群20门,深入开展“冠红岩之名 铸红岩之魂”实践教育,依托诗意田园开展“行走·青春”研学活动等。坚持“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学生参加艺体类比赛荣获国家级奖项3项、市级奖项16项、区级奖项86项,学校成为区第二批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基地。 3.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开展“立信之春”“书香立信”系列活动。落实“青蓝工程”,实施晚自习、宿舍管理和德育工作改革,开展德育微讲堂8期,立项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2个、申报德育特色案例3个。实施校风学风专项建设行动,开展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6次、安全教育45次。开展“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教育活动、“青春同行 十八而志”成人礼、第14届“书香立信”读书活动、第34届“立信之春”艺体节活动和田径运动会,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个性发展。 三、以“内涵发展”为重点,关键办学能力取得新进展 1.以教材资源为依托,打造多层次多形态立体化教学资源。一是推进教材编写和出版,出版教材17本、教辅11本,入选全国职业教育规划教材1门。二是按照“一书一课一资源”建设思路,持续完善“国家—市—校”三级数字化资源,建成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市级在线精品课程6门、优质网络课程8门,立项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有序推进10个校级资源库和297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更好助力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服务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2.以教学诊断为抓手,持续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一是落实职业教育质量年报制度,从党建、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内部治理等方面,完成《2023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全方位展示了学校一年来的发展全景。二是强化课堂教学的质量检测,邀请进修学院专家到校开展常态化推门听课85节,组织学术委员会督导听课537节,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三是持续探索“教考评”改革,由任课教师和专家出题组成试题库,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试题分数权重,建成题量达3.7万余道的试题库、生成期末考卷323份,覆盖121个学科,形成了系统、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3.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促进专业教学改革和学生多元化成才。一是聚焦四新技术,以项目、任务、案例为载体,联合赛力斯等龙头企业组建专家团队,规划建设专业课程、教材和生产实训项目,开设四新技术课程94门。二是积极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通道,与重庆科技学院等3所高校恢复6个专业“3+4”招生计划160人,新增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五年制试点项目100人。“职教高考”本科上线率高出全市平均上线率8.5个百分点,专科上线率达到99.38%,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100%。三是组织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市级一等奖2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4项,国家级一等奖3项(总冠军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蝉联重庆市代表团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和获奖总数“十五连冠”。 4.以“双优项目”为载体,着力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水准。一是紧扣8大建设任务,实施制度化、模块化、报表化、台账化、清单化推进,系统总结建设+成效和经验、凝练特色与亮点、分析问题和不足,形成区级以上标志性成果213项(国家级34个,市级137个)、验收要点219个,完成率达100%。二是推进国家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8项,区级课题12项,立项1项市级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和5项市级教改项目,13项区级课题按期结题,教师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35篇。1个案例入选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典型案例,2个案例入选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典型案例,先后在国家级、市区级会议上作交流发言28次。 四、以“固本强基”为导向,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 1.引领约束并行,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按照“正向引领、负向约束”的思路,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养工作首位,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实践教育和“以案四说”警示教育,学校被评为区师德师风先进集体。二是完善荣誉表彰体系,通过开学典礼、“七一”表彰选树和宣传优秀典型。三是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强化师德考评监督,严惩师德失范行为,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 2.培育优化并举,教师整体水平得到再提升。一是深入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信息化2.0培训、项目建设专题研修计划,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模块教学、情景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改革,以教育数字化赋能“课堂革命”,学校被评为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全员培训项目示范校。二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新增双师型教师43名,专任教师比例从78%提升至80%,双师与职称匹配率从35.75%提升至43.84%。三是加快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市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校级“红岩名师工作室”建设,1名教师入选全市职业教育中青年领军人才,6名教师入选全市职业院校教学研究中心成员,1名教师成为巴渝青年技能之星,2名教师成为市区级骨干教师。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思政课比赛和班主任能力比赛,荣获市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国家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 3.激励服务并重,教师干事创业再添新动力。一是推进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完善《各级各类奖励办法》,完善教师系列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制度,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项目建设、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技能大赛等情况。二是拓展教师快速成长发展通道,大力实行优秀教师高级职称破格直推办法,3名教师通过绿色通道评为高级讲师。三是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健全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教师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体系。 五、以“项目建设”为驱动,深化产教融合形成新格局 1.汇聚资源力量,推动学校与企业协同育人。聚焦重庆“33618”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方向,推进重庆汽车职教集团建设,积极参与重庆高新区产教联合体和装备制造领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教联合体建设,成为宁德时代校企合作项目试点院校、保时捷售后服务职业教育项目(PAVE)合作院校,成功立项重庆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市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申报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1项,完成2个骨干专业、2个实训基地和2个双基地市级项目验收,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2.优化专业布局,推动人才与产业紧密对接。利用与赛力斯、商社、保时捷等区域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推动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创新实施重庆市中职交通运输类校企合作示范项目。深化与企业的交流合作,联合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1份,持续推动课堂教学内容、岗位要求、职业资格证书、行业企业标准相互融通,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 3.对标发展需求,推动培养与培训深度融合。一是在四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基础上成立序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推进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一流核心课程等重大建设任务。二是积极探索建设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发挥“礼驭堂”汽车一站式维修中心平台作用,着力为企业和兄弟院校提供在岗技能培训、劳动教育、职业体验等服务。 六、以“增值赋能”为突破,服务示范引领彰显新成效 1.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推进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完成校园万兆“光纤入户”改造工程,校园主干网络达10000兆。智慧校园系统完成第3次迭代升级,“信好有你”APP升级为2.0版本。新建校园数字广播系统1套,打造智慧教室3间、常态化录播教室3间。完成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试点任务53项。 2.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提升开放办学水平。学校成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中国巴基斯坦汽车职教合作理事会单位,加入中国—老挝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承接2门中老职业教育课程和课程标准开发任务,与法国马可·波罗学院签订中法友好学校协议,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议会议员等到校就合作办学进行交流研讨,进一步拓宽了学校办学的国际视野。 3.践行“三服务”要求,打造立信特色职教品牌。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与成都职业技术学校、成都市技师学院等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与赛力斯、保时捷等龙头企业联合建设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依托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展职业培训2万余人次。作为重庆“人人出彩”版块牵头学校完成2023年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布展工作,承办2023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赛项现场决赛、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全市劳动教育活动等。全年326家企事业单位,累计2816人次到校参观交流。重庆日报、华龙网等媒体对学校宣传报道26次。 七、以“优化治理”为支撑,健康和谐校园焕发新风貌 1.坚持开源节流,积极筹措办学资金。争取市财政重点项目资金788万元,持续对重点项目、重点环节审计监督参与率100%,全年水电气费总支出325万元、回收53万元、净支出272万元、同比下降12.4%。 2.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提升基础能力。高店子校区建设和北校区空间扩容相关工作有力推进,租赁赛力斯凤凰工业园区作为学生实训基地,顺利通过中职学校达标工程验收,启慧楼、励学楼全面改造顺利投用。 3.守牢安全底线,积极构筑和谐环境。认真落实安全稳定主体责任,强化安全教育、隐患排查、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全年未发生安全事故,平安校园筑稳筑牢。另外,细致服务师生及教职员工,积极做好学生奖助学金以及困难补助的发放工作,做好教职工的慰问和健康体检等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无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