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发展改革委立足于公共服务职能定位,聚焦公共资源交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人防”“物防”“技防”联动,不断释放廉政效能,筑牢防线,推进清廉市场建设。
一是深化廉政教育,牢固“人防”机制。持续加强党规党纪学习,突出正反典型教育,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廉政谈话、通报腐败案例等,抓实干部教育管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在中心走廊、办公场地张贴廉政文化标语,时刻警示工作人员筑牢廉政防线。结合中心工作,梳理场所管理、文件拟定、信息发布、开评标现场服务、保证金管理、档案保存等环节排查廉政风险点41个,提出应对防范措施48条。
二是规范区域管理,提升“物防”意识。严格开评标区域及专家通道管理,从物理上有效防止各方交易主体在场内违规沟通,保障交易规范、有序开展。设置“代理机构工作室”,让代理机构在封闭评标区外集中办公,实现代理机构人员与评标专家的“物理隔离”。科学划分独立功能区域,设置智能监控室、招标人休息室、客服管理岗位等,进一步规范人员管理,防止各方人为因素干扰开评标工作。评标区封闭式管理,实施通讯设备封存和信号屏蔽,堵塞评标专家对外沟通联系风险。
三是加强科技应用,提升“技防”水平。聚焦交易关键环节,强化清廉建设与公共资源交易深度融合。运用全市统一电子交易系统,持续打造“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实现“线下不见面”“线上面对面”,电子化交易率达100%,借助电子交易信息技术全程留痕、可溯源的特性,深化交易平台建设信息化、规范化,确保项目开评标公平、公正。深化远程异地评标模式,共享市内优质专家资源,有效破解“熟面孔”“老关系”“本地圈”“围标串标”等痛点难点和围猎风险。截至目前,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完成6宗,交易金额158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