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15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谭瑱)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扫码自费吃食堂,不安排、不陪同。如今,公务餐有了新“吃法”。近年来,多地推行公务接待“扫码用餐”,公务人员出公差就餐,不需要开具公函,只需要到机关食堂扫码付费即可。从源头破除基层公务接待不正之风,刹住“舌尖上的腐败和浪费”,把基层干部从接待负担中解脱出来。
春节假期刚过,某国家部委工作组一行来到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山口镇指导水资源管理工作,临近午餐时,他们没有前往镇上的餐馆,而是在镇政府机关食堂使用手机扫码用餐。修水县山口镇党委副书记许斌告诉中国之声记者,去年9月,修水全面推行公务接待“一码通”,将县域范围内的公务活动全部纳入机关食堂“扫码用餐”范围。
许斌表示:“现在上级来我们乡镇检查,所有的接待都是统一到乡镇的政府食堂扫码用餐。以前需要纸质版的接待函,现在拿着手机扫码就可以,比填纸质版公函要节省时间。减少了我们陪同的时间,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抓基层工作。”
一部手机一张“码”,公务接待从“凭借公函吃桌餐”向“扫码吃食堂”转变,公务接待流程得以简化。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从2023年6月起试点推行公务活动“扫码用餐”,雁江区丹山镇党委副书记李娜说,“扫码用餐”的推广,把他们基层干部从过多过频的公务接待负担中解脱出来。
李娜表示:“我们镇近两年的产业发展比较快,所以上级部门下来开展指导调研的频次会比较高。最大的困扰主要是在经济和精力两个方面,推行‘扫码用餐’之前,除了日常的业务,还要应对公务接待,一方面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协调餐饮场所,陪同就餐。像我个人一个月参与的公务接待最多超过了10次,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我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自然而然就影响了工作效率。镇上的左邻右舍都是比较熟悉的人,频繁出入私营餐馆开展接待,我们担心被群众看见,从而影响干部形象。另一方面因为接待比较多,产生的接待费用居高不下,甚至有时候还需要个人提前垫付餐费。现在有了‘扫码用餐’,节省了不必要的陪餐时间,我自己觉得这方面压力小了不少。”
近年来,随着公务接待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各地公务用餐更加节俭,但也有人在钻公务接待“空子”。资阳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张云波告诉记者,资阳市纪委监委梳理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发现基层“吃公函”、暗门销账等违规接待问题易发频发。
张云波介绍:“在公务接待中,有一些干部利用公务接待开展违规吃喝,甚至有‘吃公函’、虚假报销等违规接待的现象,比如,‘不吃本级吃下级’、重复报销伙食费等问题在基层时有发生。另外就是铺张浪费现象,有时候为了体现对上级的尊重,在安排伙食标准上比较高一些,造成一些铺张浪费。公务接待问题确实需要通过改革的方式推动和解决。”
公务活动“扫码用餐”改革该怎么改?张云波说,他们与各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采取“统一场所、统一标准、统一赋码、统一监管”模式,开展公务活动“扫码用餐”改革。
张云波表示:“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公务接待的地点五花八门,有的在酒店,有的在食堂,有的在会议培训机构等。很多干部都希望公务活动用餐的地点在机关食堂,所以我们首先就把机关食堂作为统一的公务接待地点。我们还统一标准,支付就餐费用怎么确定?我们和财政部门、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反复研究,也征求了广大干部的意见,确定了统一的用餐标准,在乡镇统一标准,在县一级、市一级也分别统一。”
现在在资阳市雁江区,除会议活动、招商引资等特定接待事项外,区级党政机关和镇(街道)工作人员在区内开展日常公务活动,需要在机关食堂或乡镇固定餐馆扫码用餐;区外单位来雁江区开展公务活动,确定需要协助安排用餐的,按照外来公务人员用餐标准,进食堂自费扫码用餐。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财政局副局长商量说,“扫码用餐”能让公务用餐单据“晒”在阳光之下。公务人员只需要通过手机APP扫码就餐,简化流程、提高效率的同时,更确保公务用餐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商量说:“可以通过调取后台的用餐时间、用餐人员、扫码定位等信息,与各单位伙食补助报账记录进行比对,以此严查‘吃而不付、付少吃多’、套取下乡伙食补助等问题。”
目前,公务活动“扫码用餐”改革已经在资阳市全面推行。张云波说,改革之后,全市乡镇一级接待人员大幅减少,公务接待费用过高、违规吃喝、加重基层负担问题持续减少。
张云波介绍:“以雁江区为例,通过改革,一年公务接待费用同比支出减少了180多万元,同比下降32%;通过改革,对公务接待行为进行规范以后,扫码用餐逐渐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意识,违规吃喝问题呈现出下降的态势;一些基层干部在机关食堂用工作餐,最多半个小时就吃完饭了,减轻了基层负担。通过一些调查测评了解到,群众对基层干部的这种作风形象的认可度、满意度在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