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川外附小在教育部语合中心中亚校长论坛上精彩亮相,与来自成渝地区与中亚各国的教育同仁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前沿教育话题,致力于推动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会上,川外附小校长官海鸥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主题报告,赢得了现场嘉宾的高度赞誉。报告围绕川外附小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的探索展开,从多语种课程的设置,到文化实践活动的开展,多维度展示了学校在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学生方面的成果,为参会嘉宾提供了国际理解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思路与实践范例。川外附小3-6年级精心开设多语种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采用螺旋式上升设计,每周固定安排一节课。课程内容丰富多元,不同年级各有侧重。三年级着重基础跨文化认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世界文化的多元;四年级聚焦语言结构与文化差异对比,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感受文化的不同之处;五年级则侧重于多元文化表达与交流策略,提升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六年级强化国际视野与文化融合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 在课程实施上,学校构建了涵盖多个领域与主题的框架。从“爱我家乡”出发,深入挖掘重庆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大美中国”板块展现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你好,世界”等主题,则带领学生探索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感受不同国家文化的魅力,理解文化的多样性与共性。
此次川外附小在成渝-中亚校长论坛上的分享,不仅展示了学校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的成果,也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川外附小将继续秉持以语言为桥梁、以文化为根基的理念,不断探索国际理解教育的创新路径。通过持续开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育实践,培养出兼具本土根基与全球视野的未来公民,让学生在未来能够自信地传播中国文化,积极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