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00106MB16554042/2022-00518 | 信息分类名称: | 卫生、计划生育、妇女儿童/规划 | ||
发布机构: | 沙坪坝区卫生健康委 | 生成日期: | 2021-06-13 | 发布日期: | 2022-04-15 |
名称: | 重庆市沙坪坝区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 | ||||
文号: | 主题词: |
“十四五”时期是重庆市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沙坪坝区打造成为引领重庆高质量发展的“科创智核”、承载“一带一路”倡议的“开放高地”、传承巴渝历史文脉的“文化名城”、彰显重庆山水魅力的“美丽都市”的重要时期。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沙坪坝区卫生健康综合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益,为区域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卫生健康服务,根据《“健康重庆2030”规划》《重庆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庆市沙坪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区实际,制订本规划。
第一章 “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主要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目标,实现了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协调发展,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我区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健康指标位居重庆市中上水平。2020年,全区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96岁;未发生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06‰、2.13‰,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1%。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全面推开,持续推进医院章程制定工作,全区各级各类医院均已完成章程制定与审核备案,区5家公立二级医院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继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药品流通领域“两票制”,平稳推行全面取消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同步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开展“4+7”带量采购试点,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中药饮片除外),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统一并动态调整基药、非基药目录等工作。分级诊疗稳步实施,深化医联体建设,组建了3个医联体、5个医疗共同体和2个专科联盟。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全面落实社会办医相关政策,多元化办医、多层次医疗服务格局基本形成。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评审,顺利通过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区评估;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全区无因防控措施不力造成的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食源性疾病哨点监测医院数量增加至27家,首次开展了辖区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工作。继续巩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成果,区陈家桥医院建成“重庆市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提升装备水平,建立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全区人感染H7N9、登革热和新冠肺炎等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爱国卫生运动成果显著,2017年成功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区,区内国家卫生镇覆盖率达60%以上,市级卫生镇实现全覆盖,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59%,全区四害密度达到国家标准控制水平C级以上,卫生投诉问题受理及处理率均达100%,群众卫生状况满意度达90.32%。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共实施建设项目14个,建设面积约32万平方米,新增业务用房约11.4万平方米。加快建设高水平区级医院,相继完成区陈家桥医院、区中医院迁扩建工程,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开工建设。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顺利完成丰文等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区陈家桥医院与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建设成为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三级教学医院),实现了我区东西部公立医院均衡布局的目标。大力推进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人才158人,区人民医院儿科创建重庆市区域医学重点学科,区中医院立项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创建市级重点专科7个,市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特色专科3个,区级重点专科6个。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现中医药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顺利完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评。全面两孩政策稳步实施,持续落实计生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工作。
依法行政与综合监管日益加强。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开展住宿场所卫生监督、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等11项国家专项监督检查,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开展民营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等专项检查。持续加强卫生计生法制宣传,组织开展公共场所住宿业卫生管理、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职业卫生、季节性游泳池场所卫生管理等各类宣传活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开展各专业监督检查7265户次,总体监督覆盖率99.95%;实施行政处罚239件,罚没款71.28万元;法制审核一般程序案件212件。规范行政权力清单,清理卫生计生行政许可目录事项21项;建立行业信用体系,每季度定期录入处罚信息和数据,2019年公示处罚、监督信息共计297条。依法办理行政审批事项7736件,办理和答复各类信访诉求283件,及时办结率和回复率达100%,群众满意度达98.47%。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的关键时期,是沙坪坝卫生健康事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新发展格局带来新机遇。党中央作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沙坪坝区提出建设“科创智核、开放高地、文化名城、美丽都市”的发展定位。2021年全市两会期间,市委书记陈敏尔亲临沙坪坝区代表团,提出打好“四张牌”、干好“四件事”的重要指示。为沙坪坝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协调发展提出新命题。推进“一区两群”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推进协同、用开放创新促进协调,必须加快形成优质高效、均衡发展、协作互补的“一区两群”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格局,进一步促进区域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和卫生资源区域间协调配置,进一步提升卫生健康服务供给质量,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重大疫情防控提出新要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反映出当前我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服务体系不健全,无区属三级医院、传染病区;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紧缺,布局不合理、发热门诊不符合要求;医疗服务能力亟需提升,区级医院龙头作用缺失,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总体水平不高;重点学科建设落后,高级卫生人才匮乏等弱项和短板。
人口老龄化带来新挑战。2020年,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0.8万,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人数达10.5万人,慢病患者逐年增加,疾病谱变化增加公共安全未知风险。“未富先老”,医疗服务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和慢性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增加了医保费用和医疗服务压力。
新兴技术、新兴业态的飞速发展带来新动力。互联网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5G、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助力“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态。“互联网+医疗”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发挥重要作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推动医疗行业发展,临床诊疗更精准,开展科研更高效,政府对行业的监管更便捷。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全面加强卫生健康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沙坪坝行动,加快推进健康沙坪坝建设,构筑卫生健康强区。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以全面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主题,以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主线,以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风险防范,更加注重资源下沉和整合协作,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促进均衡,实现发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服务体系从数量规模增长的粗放型发展转变为质量效益提升的内涵集约式发展,人民群众由被动应对健康问题转变为主动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在重庆实施西部医学中心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实现公卫、医疗服务能力均衡发展。以科技和人才为支撑,以卫生健康信息化为手段,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业治理水平,加快发展高水平健康服务业。
坚持党的领导,统筹规划。坚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区域卫生健康改革的各个环节,完善党领导卫生健康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全面提高全区人民健康水平,有效提升治理效能,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把保障人民健康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为重点,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深入剖析我区卫生健康工作的现状,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突出问题,着力弥补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明显短板,显著提高我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适用性和可持续性。
坚持人才强卫,内涵发展。重视和发挥科技、教育、人才队伍在卫生健康事业中的关键作用,把科技和人才作为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注重科研、人才、制度环境等软件建设,完善卫生健康事业创新体系,强化重点特色学科培育与人才引进培养,全面提升城镇健康技术服务能力,通过人才和学科的支撑,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带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遵循健康领域发展规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积极探索符合我区实际的医改新路子,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积极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的整体改革,推进政策协同和制度创新,调动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积极化解卫生健康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统筹考虑东西部城镇之间、公立和民营之间资源分配,正确处理卫生健康事业和健康服务业之间的关系,坚持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医养结合的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一般与重点、当期与可持续等各种关系,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强化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军民融合和个人健康责任,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构建新时期健康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促进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健康沙坪坝,打造卫生健康强区。到2025年,健康沙坪坝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立与本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与城市功能定位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匹配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综合服务水平居于全市领先水平,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医疗卫生发展和健康服务整体水平进入全市先进水平。重点实施“12331”发展战略,即引进100名卫生高层次人才,建成20个市级重点学科,以“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工程建设为抓手,建成3所三级医院,实现健康沙坪坝和卫生强区这“1”目标。展望2035年,全民健康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主要健康指标位于全市前列。
完善体系建设。建设区级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完善应急指挥体制,健全应急预案,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实现多部门联防联控。建设协同综合、灵敏可靠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要求,以新发突发传染病、食源性疾病、不明原因疾病为重点,完善发热、肠道门诊等监测哨点布局,优化症候群、疾病、危险因素和事件监测系统,推进在线实时监测监控,健全信息收集渠道。建设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调查处置能力、信息分析能力、检验检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建设定位明确、平疫结合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以区级医院和疾控中心为支撑、镇街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的卫生应急网络,加强医防融合、中西医结合和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储备。建设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方参与的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
强化机制建设。探索平疫结合机制,构建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征用以及应急状态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机制;建设韧性城市,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留空间,推进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提升交通设施应急承载能力。完善快速响应机制,优化疫情信息收集、上报和预警机制,建立智慧化公共卫生安全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利用大数据提升传染病早期筛查和临床预判能力。完善联防联控机制,把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完善群防群控机制,加强社会面协同联动,发挥各类组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加强健康知识科学普及,倡导健康文明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完善精准防控机制,加强分区域、分等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评估,强化智能监测,明确防控重点,实施差异化防控策略,确保防控工作精准高效。
加强能力建设。加快硬件设施建设,优化公共卫生设施布局和居民服务点设置。加快区疾控机构硬件设施项目以及各类检测实验室、应急和科研平台建设,推进区疾控机构达标工程和能力建设;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和发热门诊、社区“哨点”诊室标准化建设。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推动公共卫生与临床学科融合,科学核定疾控和社区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拓展人才职业发展空间。狠抓科技攻关能力建设,坚持平疫结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结合,加快公共卫生领域临床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信息化建设,夯实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区块链等科技信息支撑系统建设。注重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规范设置区卫生健康委、区级医院、区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级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完善物资储备调用制度和物资抽查制度,每年及时对区级卫生应急物资库进行补充、更新。持续普及公众应急技能培训,采取“1+9+X模式”(即1个基地、9家指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加强重点传染性疾病防控。有效应对霍乱、手足口病、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疫情,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治理策略,建立控制严重传染病防控能力的储备机制。健全结核病、艾滋病“三位一体”防治模式。启动“第四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加强艾滋病检测、干预和随访工作,全人群检测覆盖率达到10%,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发现率达到90%,高危人群干预覆盖率和感染者随访管理率达到90%以上;为所有符合条件且愿意接受治疗的感染者和病人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开展肺结核综合防治工作,加大就诊者肺结核发现力度,强化重点人群主动筛查,加强耐多药结核筛查和监测,规范患者全程治疗管理。做好重点寄生虫病及地方病防控工作,防止输入性疫情的本地传播,加强疟疾蚊媒监测,保持疟疾持续消除状态。加强碘缺乏病宣传和碘盐监测工作,持续保持碘缺乏病消除状态。
加快推进精神卫生综合建设。巩固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成果,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加强精神卫生防治管理和指导,全面提升精神卫生服务能力,积极推行以社区为基础、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补充的“三社联动”新型康复服务模式。健全和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在镇街设立社会心理服务站或工作站,在村(社区)开设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在辖区所有精神专科医院和50%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开设心理门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心理咨询室,为辖区居民提供专业、便捷的心理健康服务。通过整合资源、引进人才、购买服务等方式,分类组建心理治疗队伍、咨询队伍、辅导员队伍、志愿者队伍和心理危机干预专家队伍,运用全媒体手段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教和心理援助服务。
积极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成果,转变慢性病管理模式,依托家庭医生式服务和分级转诊,推进慢性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全区慢性病监测体系,加强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和数据利用,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利用。落实慢性病综合干预与管理,强化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危险因素和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工作。加快推进癌症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强化癌症筛查长效机制,实施癌症诊疗规范化行动,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做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稳步推进国民营养计划,落实合理膳食行动。健全职业病监测评估体系,提升职业病防治服务水平,抓好尘肺病防治。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开展健康企业创建,创造健康、安全的工作场所环境,推进职业场所防癌抗癌工作。
加强免疫规划规范化管理。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将疫苗安全工作和预防接种工作纳入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互联网+预防接种”,推动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实现预防接种智慧化、信息化、现代化发展。进一步规范疫苗采购、运输、储存、使用、报废管理,加强疫苗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和追溯机制。进一步规范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调查、诊断和鉴定,进一步推进和落实疫苗保险补偿机制。鼓励逐步开展成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风险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加强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疫苗)接种的科学宣传,促进适龄人群接种。
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城市建设。巩固国家卫生区和全国文明城区建设成果,继续开展国家级卫生单位、国家卫生镇、市区级“健康细胞”工程、市级健康促进示范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医院等创建工作。不断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全面做好爱国卫生组织管理、重点场所卫生、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等重点工作。全面实施爱国卫生五项专项行动。积极开展“美丽医院”创建,围绕“三美”(环境美、服务美、人文美)建设目标,加快医疗机构环境改造,推进节能降耗、美化绿化工程,优化就医流程,完善便民设施,提供便民服务,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就医环境提档升级。深化“平安医院”建设,严厉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保护医务人员安全。推进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医疗责任险机制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扫除“卫生死角”,继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深化健康城市建设,以健康城市建设为抓手,整合全区健康教育资源,广泛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推动以“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理念为指引的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和健康人群形成。积极倡导全区建立人民健康生活方式,深入推进健康场所建设和健康自我管理活动开展。加强全区人民健康科普,建设健康教育科普基地和数字化健康教育传播平台,推广健康促进支持工具,进一步提高全区人民健康素养。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融入医疗救治中,引导并鼓励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主动提供个性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广泛推进无烟环境建设,通过强化卷烟包装标识的健康危害警示效果、价格调节、禁烟广告等手段减少烟草消费,开展戒烟服务网络试点建设,加大控烟监管和社会共治力度,逐步降低法定禁烟区域的二手烟暴露率。到2025年,成人吸烟率降至23%以下。
加强全民健身的场地设施建设。推进全民健身中心和体育公园、健身步道、户外营地、社会足球场等建设,实施体育馆免费对外开放或低收费开放等惠民政策,建设全民健康大数据中心,强化学校体育教育,促进全民健身,建立成渝体育产业联盟,协同申办国际国内高水平大型体育赛事。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6%以上。
发展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明确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架构和功能定位,完善以辖区部队、市级医院为龙头,区属公立医院为主体,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民营和其他社会办医为补充,东西部医疗卫生资源统筹、综合专科兼顾、中西医并重、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衔接高新区、国际物流园发展需要,合理布局西部片区(特别是国际物流园)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国际物流园覆盖,无偿提供医疗卫生用地,提升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实现优质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功能错位配置、分工协作、差异化发展,形成区、镇、村(社)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三级联动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共同承担区域内基本医疗、急诊急救和公共卫生服务。到2025年,区域居民15分钟可以到达最近的医疗卫生机构,5公里范围内可解决大病,区域内就诊率达99.95%,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科学规范就医格局。
强力推进区属三级医院建设。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创建,加强高端人才引进、重点学科培育和医院内涵建设,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实施区中医院扩建工程,持续巩固区中医院二甲创建成果,加强特色专科建设和质量提升,启动三级中医院创建工作。实施区陈家桥医院二期建设工程,持续巩固区陈家桥医院二甲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积极谋划三级综合医院创建工程。
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以“完善平台功能、建立基本标准、健全激励机制、构建家庭医生制度”为目标,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规范基层卫生服务基本项目,明确基本标准、质量规范、服务责任。通过定点“支医”、区质控中心帮扶基层、与上级医院合办科室等形式,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基层,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打造成为政府履行基本卫生健康服务职能的平台、全科医生执业平台、市场资源整合平台、居民获得基本卫生健康服务项目的服务平台、医养结合的支持平台,集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护理、健康促进为一体的卫生与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级评审,推进社区医院建设,打造基层特色科室,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形成基层与上级医院功能互补、差异化发展格局,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通过鼓励基层增设临床科室、开展手术、增配设备,做实做优签约服务等方式,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实施老旧小区医疗卫生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主要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夯实医疗卫生网底,打通医疗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全面加强区级公共卫生机构建设。推进区级公共卫生机构健康发展,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实施区妇幼保健院建设工程(一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扩建工程,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区级公共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和实验室,配齐检测工作必需设备,提升病毒检测能力,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有效保障疫情防控一线需求,不断提高疫情防控能力。
第三节 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和行业党建工作。贯彻落实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地位作用、职责权限和党务工作机构、经费保障等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立医院章程,全面提升和改进公立医院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健全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将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应急、健康促进与教育等纳入考核范围。深化薪酬制度和编制管理改革。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全面推开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薪酬总量核定、内部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办法,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统筹盘活用好医疗卫生领域编制资源,重点用于加强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机构编制配备。加快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责任,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投入政策,加大对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的支持力度,给予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的专项补助,积极稳妥推进化解公立医院符合规定的长期债务。
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秩序。推进各种类型的医疗联合体建设,以区属二级医院为龙头,加快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设;搭建军民融合发展平台,促进军地共建医联体发展,深化与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在学科建设、新技术新项目开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资源下沉,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依托肿瘤医院专科优势,开展专科联盟建设;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入医联体并发挥作用。进一步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个性化签约服务包,完善激励机制,落实保障政策,加强考核评价,优先做好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做实做细服务。加快区域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区域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以及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确保转诊信息畅通,加速推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提升远程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区级远程影像诊断平台运行机制,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心电和远程培训等服务,提高远程诊疗系统基层覆盖率。
逐步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持续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果,不断优化全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目录,进一步加强区域内二级及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目录衔接。进一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覆盖面,鼓励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国家谈判药品全部纳入用药目录,集中采购。推动公立医院药品、耗材购销“两票制”,实行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完善高值医用耗材采购和使用监控机制。加强基本药物使用监测和药品临床综合评价。重视药品购销合同管理,实现短缺药品监测预警与常态储备,规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完善药品耗材交易采购政策,推动采购价、挂网价、医保支付价“三价协同”,全力做好药品保供稳价。加强临床药师队伍建设。继续落实处方点评制度。
加强药学部门标准化建设。完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制度和建立临床药师工作制度,在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建立总药师制度。推进区域化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在医共体内探索统一管理、统一用药目录、统一药品配备、统一药品配送、统一药学服务、统一信息管理。加强医疗机构制剂工作,不断提高制剂研发生产质量水平。规范医疗机构用药目录。构建“医-药-护-技”协同发展的医疗整合模式,开设药学门诊或医药联合门诊,加强处方前置审核,强力推行临床药师驻科制度。开展药物合理使用监管考核。
稳定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加强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完善医保基金总额控制办法,增强统筹基金的筹资能力。整合大病保障与大病保险,做好基本医疗与大病保险的衔接,完善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按要求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健全大病保险政策和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覆盖辖区居民、功能有别、形式多样的医疗保障体系。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继续实行倾斜支付政策。推行日间手术试点,逐步增加日间手术试点病种和术式。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试点。全面实施异地就医结算政策,扩大定点机构覆盖面。落实单病种付费改革。参与共建国家智慧医保实验室,全面推广医保电子凭证,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探索启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着力解决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问题,进一步健全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继续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积极践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覆盖率、评价对象覆盖率、服务渠道覆盖率和差评整改率、差评回访率“五个100%”目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社会监督,支持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初步建立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在线监测相关制度。探索建立医疗卫生监督精细化管理模式。健全监管机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逐步完善公立医院设备采购机制。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强化医保对医疗行为的监管,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挂床”住院、骗保等问题。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在“三医”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建立医疗机构自查制度。推进卫生计生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科学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规范诊疗行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加强学科建设。依托区域内大院、大所、大学等优质资源优势,打造重点学科及重点专科群。加强市级、区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强化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实施区级公立医院专科特设岗位计划。加强老年、全科、护理、康复、病理、检验、麻醉、营养等薄弱学科和公共卫生学科建设。
加快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补齐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短板。加强公共卫生执业人员的人才培养,开展以公共卫生实践为导向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围绕人群健康为中心的多学科融合公共卫生执业人员培训,打造平疫结合、专业化、复合型、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队伍。
立足需求导向,重视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规范化培训、基层人员大轮训、转岗培训和定向培养为途径,尽快提升家庭医生队伍能力;注重社区专科护士和医疗机构内护理人员培养;改革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机制,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落实对基层人才队伍在职称、待遇等方面的倾斜政策。
实施高端人才建设工程。建立引进人才、关爱人才、留住人才的良性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公招、考核招聘力度。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重点培养一批医学领军人才和学科技术带头人,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鼓励和支持人才参与国内高级别的学术交流,加大人才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提升全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加大紧缺人才引进力度。通过继续教育、学术交流、定向培养和临床进修等形式,加强公共卫生、老年医学、妇幼保健、卫生信息、精神卫生、儿科和急救等急需紧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紧缺专业人员编制比例,简化紧缺急需专业人员招聘程序,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向紧缺专业人才倾斜,并提高紧缺专业人才在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的比例,提高紧缺专业人员的薪酬待遇。
推进医学科技创新。推进以医学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集聚和整合各类创新要素,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医学科技高地,提高我区医学科技影响力。加快推进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抓好医学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开展临床新技术、新项目评审,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促进医疗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充分利用区域优质医疗科技优势,围绕心血管、脑卒中、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以部队、市级医院为龙头,联动区级医院共同攻关,提高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加强与大院大所大校合作联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优化医卫人员职业发展环境。落实符合卫生行业特点的绩效评价和人事薪酬制度。落实以加强临床实践能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师职称评定制度。合理减轻医卫人员工作负荷,维护医卫人员身心健康。加强基层以职代会为主渠道的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保障医卫人员正常执业的法制环境,依法打击涉医违法行为。完善医患纠纷预防处置与风险分担机制,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工作,充分发挥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营造医患和谐的舆论氛围。
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坚持中西医并重,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完善构建以区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龙头,综合医院中医科为枢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涵盖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养生、“治未病”的中医医疗综合服务体系,不断拓展中医药健康管理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范围。加快推进中医医疗机构建设,改造提升区中医院、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到2025年实现区中医院“三级医院”创建目标。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精品中医馆”。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允许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传统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健康养生机构。推动中医门诊部、诊所、中医坐堂医诊所和中医健康养生机构规范建设和连锁发展。
提高中医药服务内涵。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区中医院、区中西结合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巩固完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成果。加大中医药重大疾病和优势病种临床研究力度,提升重大和疑难疾病临床诊疗水平。加快推进中医医联体建设,构建不同层级分级诊疗网络。加强中医重点学科、专科及特色专科建设和质量提升,做优做强骨伤、肛肠、针灸、推拿以及肾病等专科专病,带动特色发展;加快构建癌症中医药防治网络,提升癌症中医药防治能力,强化癌症中医药预防及早期干预。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利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推进医疗机构中医药房智能化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中西医会诊制度,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加强中医“治未病”服务,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护理康复、养老服务等领域中的作用。
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开展本区中医药资源普查,以及文献古籍的搜集、整理、校点工作。深度挖掘和解密偏方、秘方、验方,挖掘一批疗效确切的中医临床名方特色制剂。深入开展名老中医专家学术传承工作,建设一批传承工作室,培育中医药学术领军人物和“名中医”。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在医疗机构开展“师带徒”工作,提升师承教育水平。同时加大对中医药的研究开发力度,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助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创新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手段和方法,传播中医药健康理念。组织实施文化科普宣传系列项目,推动中医药科普文化进乡村、社区、家庭、机关、院校、企业。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扩大中医药文化对外服务领域。
开展中医药康复养老服务。进一步拓展康复服务资源,促进中医技术与康复医学的融合。鼓励发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治疗设备。支持区级中医医院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残疾人康复中心、民政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等机构,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社区康复服务。拓展老年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推广老年常见病中医健康服务包,开展居家养老中医示范社区建设项目,开发多元化多层次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包,发展养老服务新业态。
第六节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提高健康水平
关爱妇女健康。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提高生殖保健服务水平。统筹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出生缺陷干预、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和评估、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药具发放、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等相关服务,促进区域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实现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免费筛查全覆盖。探索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服务模式,完善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满足妇女不同时期的健康需求。严格控制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4/10万以内。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救治能力建设,推广自然分娩适宜技术,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妊娠风险。提高流动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保障儿童健康。加强早产儿保健管理工作,将婴儿死亡率控制在4.5‰以下。规范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落实托育机构登记和备案管理工作,创建儿童友好城区和友好社区,规划建设市儿童福利院医疗康复设施和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城市场所建设和政策制定优先考虑儿童需求,结合区域本土文化健全支持开展儿童友好文化活动的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普惠性托育服务,发展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通过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保健服务,为家长及婴幼儿照护者提供儿童早期发展指导。加强儿童早期心理健康指导,全面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制定和实施中小学和托幼机构健康教育工作指南。加强学校课桌椅、照明、营养餐等的卫生管理。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加强近视眼、龋齿、肥胖、手足口病、麻疹、红眼病等常见疾病监测和干预管理。坚持眼保健操、课间操,增加课间活动和体育课,保证中小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提高流动儿童系统管理率。
提升残疾人服务保障水平。提高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加快发展重度残疾人照护和托养服务,坚持解决贫困残疾人特殊生活困难和长期照护困难。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扩大残疾人社会保险覆盖面,推进残疾人集中就业,多渠道多形式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规划建设市盲人按摩医院。加强残疾人健康管理,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完善残疾人服务基础设施,提高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建设残疾人康复中心,实现残疾人康复或托养设施区县全覆盖。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贯彻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强化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入落实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健康养老服务。开展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推广以慢性病管理和老年营养运动干预为主的适宜技术。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和关怀服务。积极防治老年性痴呆病。建立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老年病医院和老年病科、康复医院、护理院为支撑,综合医院为技术后盾的老年健康服务网络。
推进医养结合国家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服务,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辖区医疗机构均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不低于50%。对有需求的失能、部分失能和高龄老年人,以机构为依托,做好医疗康复护理服务,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加强对老年人的临终关怀。构建老年人友好型社区,支持居家适老化改造,创造无障碍生活环境。到2025 年,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数的比例不低于60%。
优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加强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全面提升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全方位、多渠道发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积极推行“病重治疗在医院,康复服务在社区”管理模式,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防治管理和康复服务机制,逐步开展常见精神障碍防治,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和精神卫生宣传教育。
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落实国家生育政策,增强政策包容性,全面落实生育延长产假和生育保险等政策,继续实施全面两孩及其相关配套政策,深化人口发展趋势研究,积极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构建支持家庭生育的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健全出生人口监测平台,完善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
完善利益导向政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补充,不断完善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相适应的生育扶助保障政策。着力促进计生家庭发展,逐步建立鼓励按政策生育的社会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支持体系,落实生育延长产假和生育保险等政策,完善生育补贴津贴制度,落实计生奖特扶制度,稳妥推进相关奖励扶助政策的有序衔接,实现计生特殊家庭“3+X”联系人、家庭医生签约和就医绿色通道三项制度全覆盖,降低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提升市民生育意愿。
提升人口信息监测工作质量。实现跨区域通办计划生育服务事项,满足群众网上自助查询等需求,做好电子证照数据归集等工作。提升奖特扶资金、独子费、计生手术并发症扶助金等的规范管理水平。加强计生特殊家庭生育关怀特设资金、商业保险、参合补贴等工作的规范化运作,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服务,多元化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加强托育人才队伍建设,建成一批托育服务示范机构。
积极探索区域生育家庭发展促进模式。充分发挥基层人口计生网络优势,广泛开展面向家庭的“生育指导、家庭保健、科学育儿、养老照护、家庭文化”宣传、培训、咨询等服务。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推进人口文化建设。积极探索生育家庭保险制度,提升家庭抵御风险能力。组织开展家庭问题研究,探索建立保护家庭传统功能和促进家庭发展的政策体系。
补齐基层信息化短板弱项。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建设,整合多业务系统,补齐基层信息化弱项。持续推进“智慧医院”示范建设,不断优化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切实提升医院智慧化服务应用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深化医疗便民惠民服务和远程医疗应用。
提升信息互联互通水平。按照国家区域互联互通成熟度四级甲等标准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持续优化平台业务应用和数据共享机制,覆盖全民健康、三医联动、分级诊疗、便民惠民、综合监管与分析等业务,有效促进区域内医疗健康信息的交互共享、业务的协同联动、人财物的一体化精细管理。
改善医疗就诊服务体验。围绕服务、临床、管理、医技、药学以及供应链等六大方面,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患者服务平台,向患者提供无窗口的就医新服务,实现“诊前-诊中-诊后”患者就医全流程闭环服务,临床诊疗管理活动的一体化、全视角、全过程和精细化管理,推动医技业务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打破信息孤岛,构建合理用药监控和处方医嘱的全流程闭环,实现医院有效医疗资源的共享,整体升级供应链管理。
深化国际卫生与健康交流合作。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开放格局,积极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自贸试验区、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重大开放通道平台建设,加强与全球知名医疗卫生机构、科研机构、知名高校在科研、疾病预防、诊疗、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全球领先水准的国际医院、医院管理公司和国际知名医学专家落户沙坪坝区。加强重大疾病、新发传染病防治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健康技术、健康产品、健康服务输出与合作。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援外医疗和国际紧急医学救援,推广卫生与健康服务经验,提升国际影响力。
推动成渝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做大做强创新和开放两大核心功能,强化战略精准承接,深化区域联动发展,充分发挥联结成渝地区的枢纽结点作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有机联动。加强成渝卫生健康战略合作,创新合作交流机制,促进区域间卫生健康事业共同发展。推动成都市武侯区的医疗卫生机构与我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搭建医疗卫生合作平台,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上下联动、共同发展”为主要目标,引导医疗卫生资源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区域间医疗卫生资源融合,助力建设区三甲医院,加强公卫应急联动,共推远程医疗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协同打造康养产业,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促进重庆(西部)科学城协同创新。推动环重庆大学、环重庆师范大学创新生态圈等重大标志性创新项目提质增效,加强医学科研项目合作,市区科研项目新增15-20项。围绕“校地融合”“军民融合”,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支持区域内重庆大学、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高等院校办好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发挥好重庆市肿瘤研究所等院所的专业优势,支持其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应用。
加快多元办医格局优化。进一步落实加快发展社会办医政策措施,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落实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逐步扩大外资兴办医疗机构的范围。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为社会办医疗机构培养医务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支持保险业投资、设立医疗机构,推动社会办医院成规模、高水平发展,支持发展医院管理集团。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差异化发展,提供特色诊疗服务。支持社会办医拓展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鼓励发展全科医疗服务,加快发展专业化服务,全面发展中医药服务,有序发展前沿医疗服务,积极发展个性化就医服务,推动发展多业态融合服务,探索发展特色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加强政府监管,推进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促进社会办医规范发展。
做强医养健康服务产业。构建养老市场产业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居家养老普及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格局。支持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养老服务,促进利用率较低的医疗卫生资源转型为康复医院、老年医院、护理院和临终关怀医院等多形式的家庭健康服务。鼓励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诊疗康复护理服务。促进养老服务机构和医疗机构双向合作,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共同打造“预防、医疗、康复、养老”高度融合的养老与健康服务综合平台。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提供康复护理、慢性病管理、中医保健等家庭医生式服务。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丰富和完善服务内容,做好健康延伸服务。加强医养照护服务人才培养。加快连锁化、规模化、品质化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拓展失能失智照护功能。
发展健康服务新型业态。完善个性化、高端健康需求有效供给的市场机制,积极推进医疗与养老、医疗与旅游、互联网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食品与健康等“五大”融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硬件、手机APP等信息技术,创新健康管理模式,提高健康生活方式相关服务可及性,推动发展远程医学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医学教育等移动医疗新型业态,研究搭建包括远程医疗行业管理、服务价格、医保报销和激励机制在内的政策体系,探索远程服务管理模式,建立以龙头医院为枢纽的上下互通、内外互联的远程医疗协作网,发挥远程服务平台实效。发展健康体检、咨询服务业,建设一批连锁性医疗体检机构,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推进养老养生与文化旅游融合,积极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依托优质旅游和医疗资源,推进健康医疗旅游发展,大力推进森林康养。引导社会资本举办专业医学检验中心、影像中心、病理中心和血透中心等,推动医疗机构与第三方检查检验机构间检查结果互认。支持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评价、健康管理服务评价,以及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
区级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工作领导小组制度,要将本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指标纳入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对主要指标设置年度目标,明确职责,有序推进落实各项重点工作。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各负其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细化各项任务措施,完善规划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阶段性、单项性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
落实政府投入责任,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地位,完善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卫生健康筹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完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财政保障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顺利推进。加强党的领导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政府在法治建设、行业规划、标准制定、行业准入、行政执法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落实各类公立和公益性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偿政策,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
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在重大项目审批、医疗卫生服务要素准入等方面严格管理,强化规划的约束力。转变政府职能,科学化监管,建立“规划带项目,项目带资金”的管理机制。规范监测和评估程序,完善评价体系和评价办法,提高监测评估的科学性、公开性与透明度。建立规划实施情况动态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实施中的问题,研究解决对策。
大力宣传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政策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调动广大医卫人员参与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社会宣传,挖掘、培育和宣传卫生健康系统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组织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增进医患对话和沟通,积极化解医患矛盾,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