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00106009291211J/2025-00015 | 信息分类名称: | 其他/其他 | ||
发布机构: | 沙坪坝区沙坪坝街道 | 生成日期: | 2025-03-03 | 发布日期: | 2025-03-03 |
名称: | 沙坪坝街道党工委、沙坪坝街道办事处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 ||||
文号: | 主题词: |
2024年,沙坪坝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各项部署和市委依法治市委工作要求,深入贯彻区委十三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各项工作部署,锚定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坚持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按照《2024年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要求,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为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护航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严格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全面清理街道现有制度规范,分批审定11项制度办法。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开展4轮次清理,严格落实相关文件法制审核制度,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审核各类合同、文件83件次。完善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机制,积极应对行政诉讼案件,今年以来未发生行政应诉败诉案件,成功化解行政争议6起。扎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积极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利用街道官方网站、政务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政策法规、工作动态等各类信息,确保居民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政府工作资讯,设立政务公开栏,定期更新民生保障、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信息,方便居民线下查看。
(二)强力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支队伍管执法,结合机构改革,调整年富力强同志到执法岗位,保证有执法任务科室100%有执法人员,执法人员100%持证上岗,在编在岗执法人员和辅助执法人员100%配发新服装和配饰。一张清单定权责,明确法定行政执法事项11项,自选行政执法事项28项,承接委托执法事项53项,确保赋权事项“接得住、管得好”。推广“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平台,推进执法监管事项100%上平台运行,“大综合一体化”执法全年检查1000多家经营主体,行政处罚34件,整治隐患问题1600余个。
(三)围绕公正便民目标任务,大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推动治理转变,全量核采“一标三实”数据89400条,闭环处置网格事件7819条次。2024年,基层智治系统核心业务完成率98.9%,KPI完成率97.8%。数智赋能开发“违停智能预警”特色应用16个点位,违停居民投诉同比下降75%。做实“一企一专班”,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全量走访辖区3694家企业,主动靠前服务,针对69家重点企业的不同需求,精心量身定制法律服务方案,成功解决法律难题47个。
(四)持续夯实基层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多元化解矛盾,通过司法调解调解矛盾纠纷506件,成功率99%;辖区电诈案件下降17.47%,治安案件下降9.4%;稳控重点人员300余人次,全年零到市集访、零进京信访。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集中攻坚秋水长天凯鸿停车场长达7年历史遗留问题,将14户违规经营户全部搬离,彻底消除防洪及消防安全隐患。对长达20年历史遗留问题原西南制药一厂家属区(嘉溢华项目),实施完成了20、25、26栋D级危房排危整治,回应群众诉求。有效管控风险,对当天预警信息及时处置干预,小矛盾就地化解,重要问题协调解决,历时4天3夜妥善处置了联科公司农民工集体讨薪事件,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五)推动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打造治理品牌,打造“一心茶坊”“学府贤人坊”“红岩邻里荟”3个治理平台,“巧姐无声”“莎姐守未”2个工作室和“法治小舞台”组织各类普法活动30场次2万余人次。用好辖区群众议事协商平台,增设木粉巷院坝、建工议事亭等协商阵地,组织开展“社区我当家”“普法小讲堂”继续发挥好汇聚民智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基层立法孵化点”建设,组织“立法征询会”系列活动,发挥立法前哨作用,立法建议被全国人大法工委采纳5条。
(六)积极迎检促提升,圆满完成区委专项督察工作
组建专项工作小组,由街道主要领导牵头,各科室骨干参与。小组深入研习督察文件,梳理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各方面工作,及时提交街道自查报告,通过查找问题不足10条,拟制整改措施10条,在法治宣传、政务服务等方面成效获认可。补充完善近期相关资料,确保资料详实准确。督察期间,配合督察组通过汇报、走访、座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开展全面检查。
二、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法治建设方向
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始终将法治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全年主持召开法治建设相关专题会议10次,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制定法治建设年度计划和工作要点,明确了法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亲自挂帅推进秋水长天凯鸿停车库整治等重点工作。
(二)加强法治学习,提升全员法治素养
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学习宪法、法律、法规及上级法治建设政策文件,全年参加法治学习培训8次。同时,将法治学习纳入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组织开展了系列法治讲座和专题培训活动,组织参加各类考试42人次,参加培训170人次。
(三)严格依法行政,推动法治实践
党政主要负责人始终坚持以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开展各项工作,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在重大决策、项目审批、合同签订等方面,严格履行法定程序,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完成机构改革,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23名执法资格人员精简为11人,强化执法行为全过程监督,今年已开展执法监督活动20次。
(四)创新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能
创新“五维”治理模式,探索“平安共护”“和谐共处”“文化共享”“法治共建”“智治共融”五维治理模式,72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争取市级直拨奖补资金200万元。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建设计划统筹不足。依托“141”基层智治系统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核心KPI梳理归纳还不全面。
(二)辖区法治资源整合不够。辖区有重庆大学法学院等优质法治资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专家学者比例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相关资源整合利用还有不足,特别是各板块协调协同有待加强。
(三)法治内容宣传形式单一。法治宣传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的讲座、宣传栏等方式为主,虽然也组织了类似“学生模拟法庭”等活动,但是覆盖面、影响力仍有待提升,特别是对新媒体平台利用不够充分、宣传手段不够多样化。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促进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自觉用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压实党政主要责任人责任,发挥领导班子成员学法守法用法带头作用,全面提升街道机关、社区干部法治素养。创新普法工作,拓展普法形式,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法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大力推进法治一体化融合办公,实现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跃升。
二是持续健全行政决策和权力监督机制,推进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强化依法决策意识,严格落实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增强公众参与实效,充分发挥风险评估功能,确保所有重大行政决策都严格履行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程序。加强对行政执法制约和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严格按照权责事项清单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完善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和评查、投诉举报、执法考核评议等制度建设。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用更加公开透明赢得人民群众更多理解、信任和支持,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公开,加强公开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务公开能力和水平。
三是持续推进大综合一体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开展“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活动,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关街道的法治协作联动,共同打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聚焦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的能力建设、运行机制、工作保障、监督体系和数字赋能5个方面,提升基层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助力完善“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行政执法综合率达到70%以上。常态化开展“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模式,探索“校园周边”“青创夜市”“农贸市场”3个综合场景执法范式,提升执法效能。
四是持续优化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体系,防范化解矛盾风险。积极推动老案积案化解,强化社会领域风险闭环管控。落实领导包案、定期调度等机制,推动房地产征收拆迁信访积案问题实体化解;重点攻坚互联网金融、物业管理、讨薪欠薪等疑难信访案件;发挥好网格渗透作用,优化孤寡老人、精神病人等重点群体服务供给,延伸拓展基层普法阵地和网络,推动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动态分级管理邻里、财务、家庭等纠纷,坚决防止久拖生怨、由怨到恨,最后出现极端情况;2025年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0%以上,确保到市集访、进京信访“零发生”。
五是持续强化突发事件处置应对体系,预防重大突发事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强化应急领域执法能力建设,做好突发事件依法分级分类施策,增强应急处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科技赋能,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执法,用好141基层智治平台,按照平战结合原则,完善辖区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处置程序和协调联动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注重提升依法预防突发事件、先期处置和快速反应能力。加强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危机沟通,完善公共舆情应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