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沙区>科技创新>重点工作
中欧班列(渝新欧)铺画互利共赢之路
发布日期:2022-09-23
字体:【 默认 超大 |

近年来,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欧班列(渝新欧)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往来奔驰于亚欧大陆间,“跑”出中国外贸发展“加速度”的同时,也为世界各国带去了发展机遇,共享重庆乃至中国的发展红利。

促区域协同发展。自2011年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运行以来,重庆先后获批设立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重庆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跨境出口电商以及国际运邮等,促进重庆实现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内陆国际门户枢纽地位不断凸显,内陆开放“排头兵”地位也得以不断夯实。在班列通道稳定运行情况下,重庆外向型经济持续向好。截至目前,中欧班列(渝新欧)已累计推动引进外商投资超千亿美元,吸引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近300家,拉动外贸进出口总货值超4000亿元,带动外向型产业实现年均13.9%左右增长。与此同时,中欧班列(渝新欧)也在持续拓展“朋友圈”,现已通过跨区域集货集运、合资合作、股权收购等模式,与全国多个省市建立起区域战略合作关系,不断提升合作能级,携手打造利益共同体,促进中欧班列向“融合共生”的高质量发展进程迈进。这成为重庆充分发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作用、践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体现。

谋国际互利共赢。2016年至2021年,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由1702列增长到15183列,年均增长55%;年运输货值由80亿美元提升至749亿美元;运输货物品类由起初的IT产品为主扩大到今天的5万余种。中欧班列在源源不断将商品运到沿线国家后,又满载外国货品回到中国,促进了沿线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催生了许多新的物流、工业、商贸中心和产业园区,为沿线民众提供了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共铺画了82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4个国家200个城市,形成一张贯通亚欧的物流网,现已成为新时代亚欧陆路运输的骨干通道。

作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载体,未来,中欧班列(渝新欧)将继续坚守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发展目标,秉承创新、开放、畅通、使命的发展理念,携手全国中欧班列,着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为助力全球经济长期向好、平稳健康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中欧班列(渝新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