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华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彻底根治歌乐山烈士陵园、磁器口等景点非法揽客、欺客宰客的提案》(第九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三个抓手”完善联动机制
抓机制,成立景区整治领导小组和区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区主要负责人和红岩联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实行区域化联动管理。抓难点,区领导马路办公62次,发现问题217项,召开协调会4次,实行责任“挂号制”,解决问题“销号制”,限时办结。抓督查,区委、区政府督查室每天现场督查办理进展,及时跟踪问效,定期通报情况。
(二)理清思路重新规划景区
坚持规划引领,打造全域旅游升级版。连点成线,初步完成歌乐山—磁器口大景区范围图绘制和自然、人文禀赋调查摸底,磁器口古镇联动红岩联线创建国家5A级景区。坚持资源整合、突出融合共振,已编制完成大景区发展、综合交通改善、旅游车辆整治、综合管理4个初步方案。
(三)拆违治乱提升景区品质
启动强力拆违行动,今年6月前拆除大景区3公里半径内的全部违法建筑,并通过分类改造的方式将拆违复绿、拆违治脏、拆违改造深入结合,拓宽拆后利用途径。拆除川外新校区大门对面工地板房、平宇化工厂等违法建筑3.5万平方米,优化、美化、洁化道路两侧可视景观,栽种开花小乔木近千余株、地被灌木5万平方米;启动红梅林绿化整治工程,面积约4.2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完善施工图设计,计划3月底完成施工招标工作,并同步进场施工,确保4月底全面完工;针对原松山化工厂107户和康明斯12户职工属历史原因形成的无证D级危房,成立工作指挥部,完成房屋安全监测和面积测绘,现已交房70户,完成搬迁协议手续52户,今年6月底前完成排危搬迁安置;松林坡原违规鱼塘已拆除复土,并将其改造为停车场,面积9333平方米,增加停车位227个(大型车位10个、中型车位12个、小型车位199个),目前1、2号停车场于今年2月1日已投入使用(大型车位10个、小车位86个、中型车位11个),3、4号停车场预计2019年4月中旬可以完工。
(四)优化交通完善功能配套
针对景区道路狭窄,人车争路等问题,启动凌云路扩宽改造。按照因地制宜、人车分离、串联节点的步道选线原则,根据东西两侧主线并行、支线接驳的设计思路,步道以川外老铁路区域为起点,有效串联白公馆、烈士殉难处、梅园、诗碑林、渣滓洞等多处景点,新建宽0.8—2米的人行步道5公里,和约3500平方米的6个游客集散基地建设,并在沿途设置便民休闲座椅,目前步道及集散场地主体工程已完工,并于春节前建成投用,得到了旅客和周边居民的普遍认可。大力实施景区配套公共停车场建设,与西南政法大学、康明斯公司商谈将原牛奶厂及周边破旧房屋改建为停车场,现已拆除牛奶厂旧厂房,面积4800平方米,预计将增加车位129个,今年1月6日已拆除房屋,现正准备挡墙修建,预计6月底完工。推动白公馆停车场旁的景区办公室和松山派出所实施搬迁,扩大停车场容量。
(五)重拳出击打击景区乱象
成立旅游市场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综合执法组,联合区交委、区城管局、区文旅委、区公安分局、区食品药品监督分局、童家桥街道、磁器口街道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展旅游秩序巡查整治。坚持“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原则,联合红岩联线对导游、讲解员开展业务培训,确保红色旅游“不走调”“不串色”。9月19日至2月28日,各职能部门共计出动执法人员12161人次,检查旅游客车、出租车、面包车、摩托车等车辆12121台次,查处违停、违章、占道等违法行为8301件,交通疏导65次,引导车辆规范停放1358车次,处理交通事故1起;清理黑车13台次,羊儿客339人次,转转诈骗1个,违规招牌84处,整治、驱离游走商贩4568人次,规范经营摊点154家,巡查地灾点6处,拆除危旧房400平米,清除清理杂树45棵,发放扫黑除恶宣传资料356份;检查餐馆、土特产、工艺品等商家7132家,责令整改333家,督促商家亮照经营202家,处理消费者纠纷130件,整改消防设施不合格商家15家,开出责令改正通知书21份;检查导游1747人次,旅游团队1071队,整改未挂证上岗导游21人次,接受咨询687次,处理旅游投诉纠纷40起。
二、下一步工作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旅游业大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对于红岩景区、磁器口古镇提档升级、秩序整治的相关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加大整改力度。
(一)探索管理创新。积极推进成立大景区管委会,建立健全大景区管理机制。探索试行网络预约参观制,根据景区实际接待能力,从源头上控制游客数量,有效解决游客饱和、交通拥堵以及交通安全等问题。
(二)改善路网结构。设计修建过境交通替代道路,分流过境交通和当地单位、居民出行交通,降低景区车流量,有效分离各类交通流。延伸公交线路至渣滓洞,为公交车提供专用停车泊位。
(三)持续环境整治。2020年完成以大景区边缘为界划圈5公里内的违法建筑整治,加快推进游客接待中心和多处停车场建设。合理科学规划,持续景区绿化提升,充分体现红岩景区独有的红色文化气质。
(四)加强联动机制。加强与红岩联线的联动管理,制定长效措施,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旅游秩序、安全监管、园林绿化专项整治。积极推动规范景区旅游包车管理,对“黑车”“羊儿客”加大打击力度。推动私家车辆、旅游车辆停车分类管理。
(五)积极争取资金。精心编制红岩景区环境整治项目,通过文物保护和发改委两条渠道争取资金,支持车行道路拓宽项目、生态人行步道建设、绿化品质提升、新扩建停车场、新改建拆违搬迁等工作持续深入实施。
此复函已经单大国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区政协提案信息办和区政府督查室。
单位负责人签字:
沙坪坝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9年 3 月 15 日
联 系 人:魏星
联系电话:65333916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