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各人民团体,区属国有重点企业,有关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沙坪坝区关于加快5G发展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沙坪坝区关于加快5G发展的实施方案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加快推动5G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渝府发〔2019〕34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5G通信网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9〕4号)精神,为加快我区5G网络规模部署和商用步伐,促进5G产业快速发展,助推“工业强区”建设,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以网络为基础、以技术为依托、以应用为导向、以产业为核心、以安全为根本,催生新产业、发展新业态、培育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为沙坪坝区推进“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需求牵引,合理布局。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典型场景示范为切入点,适度超前推进5G网络建设,逐步扩大5G网络的覆盖范围。
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推进5G与各行业融合渗透,构建跨行业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支持5G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力推进“5G+”应用。
重点突破,先行先试。围绕智能驾驶、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开展特定场景技术开发、方案优化,探索积累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共建共享,特色发展。立足沙坪坝区实际,在技术标准规范、网络互联互通、应用创新发展等方面开展高水平合作,构建合作共赢的5G产业生态。
(三)发展目标
5G网络建设。构建适应我区5G规模部署的规划、环保、土地、电力等低要素成本的通信网发展环境,有效推动“通信塔”和“社会塔”深入共建和开放共享,到2022年建成5G基站5000个以上,实现重点地区及场所5G网络连片覆盖。
5G产业发展。构建集5G芯片模组、核心器件、终端、软件及应用等为一体的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到2022年,力争全区5G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亿元,带动数字经济及有关产业快速发展。
5G融合应用。在智能制造、政府管理、民生服务、公共产品、社会治理等领域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积极引进培育5G应用领域创新型企业,到2022年5G示范应用场景达到10个。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5G网络建设
1.加强5G网络规划统筹。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控制性详细规划,将5G基站站址、机房及管线、电力等配套设施纳入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确保在建设住宅、道路、市政设施、交通枢纽、内河航道、旅游景区等项目时同步落实5G网络配建要求,保障5G网络部署。加强5G基站选址管理,与各类社会杆塔统筹规划。(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发展改革委、区大数据发展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管局、区交通局、区文化旅游委、区公安分局,基础电信企业,铁塔运营企业)
2.推动5G网络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推进公安、市政、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等部门的各类存量通信杆塔资源共享,推进路灯杆、电线杆、交通信号杆、视频监控杆等社会杆塔资源开放,最大化实现“一杆多用”、“一塔多用”。推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所属公共设施资源以及城市道路、绿化带、公共绿地、公园广场、公交站台、校园、客运站场等场所和设施免费开放,推进建筑外墙和天面等资源开放,支持5G网络及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各类公共基础设施与5G设施共用共享。(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区教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管局、区交通局、各镇街,基础电信企业、铁塔运营企业)
专栏1: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开放共享
按照政府主导、运营商主建、统筹共享的方式,推进5G基站建设。推动全区道路交通、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医院、学校、住宅小区等公共场所,以及市政路灯杆、交通信号杆、视频监控杆、电力杆等社会杆塔资源,向5G网络设施开放。加快存量通信杆塔资源开放,支持各部门基于通信杆塔资源建设智能设施。实现“多规合一”有效管理,推动杆塔资源深入共建和开放共享,实现“多杆合一”,为未来5G基站建设预留空间。
3.推进5G网络设施建设。以商圈、景区、学校、医院、车站、城市道路等为重点,加快建设覆盖范围广、网络质量优、业务体验佳的5G精品网络。重点面向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等应用领域,加快打造5G网络标杆,支撑5G应用。保障5G通信网建设通行权,对符合规划管理要求的5G通信网建设提供通行便利,并保障公平进入。有效降低公共设施租赁费用,禁止巧立名目收取进场费、协调费、分摊费等不合理费用。(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区发展改革委、区教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管局、区商务委、区卫生健康委、区文化旅游委,各镇街,基础电信企业、铁塔运营企业)
专栏2:推进5G网络规模部署
2020年,实现学校、医院、商圈、景区等重点区域5G网络连片覆盖。2021年,推进城市道路、车站、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5G网络连片覆盖,加强全区5G规模组网建设,提升全区5G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
(二)积极发展5G产业
1.发展5G智能终端(设备)产业。着力引进取得5G基带芯片授权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居、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智能服务器等智能终端企业,加快拓展基站设备、网络设备等产业领域,大力培育VR/AR、超高清视频等新型显示设备设计与制造企业。支持智能终端配套企业加快产品转型,提升5G智能终端(设备)配套能力。(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
专栏3:发展5G智能终端(设备)产业
发展5G智能终端产业。发挥重庆大学等科研机构研究优势,开展5G智能终端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积极引入智能穿戴、智能音箱、智能电视等5G新型智能终端产品发展。
培育微基站产业。引进微基站企业,提升微基站产业本地配套协作能力。
2.做强5G芯片与元器件产业。依托现有芯片产业基础,积极推动5G基带芯片、毫米波幅相控制芯片、宽带通用集成射频收发芯片等产品研发与制造。重点针对5G终端和基站的关键元器件,加快推进声表面波滤波器、基站中低频段化合物半导体功率放大器、微声器件等5G高端元器件研发。(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
专栏4:发展5G芯片与元器件产业
发展5G芯片产业。围绕5G芯片积极布局,提升现有水平,向高速率、高稳定性、低功耗方向发展。大力引进芯片设计龙头企业,重点引进重点射频、通信领域的芯片设计企业。
发展5G通信模组。加快发展5G通讯模组产业,推进通信模组向高集成化、高移植性和低功耗方向发展,支持重点本地企业与研究机构积极开展5G模组产品研发。开展与国内外行业领先的通信模组制造商合作,加强模组生产和配套服务能力。
促进5G元器件军民融合。加速毫米波段军用技术向5G民用的转化,发挥金美通信的产品研发能力,推动其与5G民用相关企业合作,提升我区5G元器件产业发展水平。
3.发展5G关键材料。加快发展第二代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积极引进关键材料生产企业。鼓励企业开展5G材料研发,搭建5G关键材料供需对接平台,加快形成5G关键材料研发与应用配套能力。(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科技局、区商务委)
专栏5:发展5G关键材料
5G关键材料引进与培育。重点围绕氮化镓(GaN)与碳化硅(SiC)衬底、外延片、天线材料等环节,积极开展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推动发展高性能二代玻纤、大尺寸硅材料等材料,促进相关配套领域发展。
5G关键材料研发与推广。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联合研发与成果转化。引进基站天线、面向4G/5G基站互联的光通信器件、光通讯器件电子陶瓷外壳等产品生产企业。
4.加快5G软件培育升级。围绕推动智能制造升级,研发一批基于5G技术的工业应用软件、嵌入式应用软件、移动应用软件等,推动5G相关软件与工业AR、工厂无线自动化控制、云化机器人等智能制造重点领域的融合应用;深化装备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信息系统集成企业、工业软件企业合作,开展跨行业、跨领域的5G协同创新。围绕推动信息消费升级,积极推进5G场景下的电子商务、在线消费、文化娱乐等相关软件研发与应用。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利用5G“万物互联”的基础特性,鼓励和支持发展一批政府管理和民生服务应用软件,布局基于5G的智慧安防、智慧环保、智慧物流、远程医疗等领域软件应用。围绕保障信息技术安全,推出一批基于5G的信息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推进第三方软件测试认证平台建设,提供软件测评、可信云服务、PUE等级认证等第三方专业服务。(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科技局、区商务委、区环保局、区卫生健康委、区文旅委、国际物流枢纽公司)
专栏6:加快5G软件培育升级
基于5G的工业软件研发。支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工控嵌入式操作系统、企业管理系统等工业软件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鼓励工业软件协同研发平台建设,强化软件跨平台调用标准研究。推动建设工业软件交易平台,打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的供需对接渠道,加快促进工业基础软件和工具、工业控制软件、工业APP等交易和应用,提升工业软件本地配套服务水平。
基于5G的行业应用软件研发。推动行业应用软件向服务化、平台化转型,为用户提供系统咨询、规划设计、在线服务、运营维护、数据整合、数据分析等一体化服务。加强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人工智能、医疗卫生、电子政务、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商业开发等领域行业应用软件中的融合应用。
5.推进5G产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5G无线网络虚拟化、新兴组网等关键技术研究。吸引国内龙头企业和知名科研机构在本地布局建设5G联合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开放实验室和通信试验外场等。重点加快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关键器件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动集成化、智能化发展。(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
专栏7:建设5G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构建5G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产业强链、科技强企、市场强品。鼓励和支持重庆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强化专业方向研究,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设技术服务平台,为我区5G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
(三)推动5G融合应用
5G+智能政务。加快政务服务大厅5G网络覆盖,推动5G政务远程审批,实现“不见面审批”,打破政务服务时空限制,加强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联动,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效率与体验感。利用5G技术开展重大项目建设“网上拉练”,实时掌握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区块链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为跨部门、跨领域数据互联互通提供安全可信环境,促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
5G+智能交通。推动5G在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交通违法监测记录系统、交通信号灯等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出租车、公交车、长途客车、危险品运输车等交通车辆中的示范应用,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5G+智慧物流。以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作为试点示范,推动建立基于5G技术的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分拨调配系统、仓储管理系统、末端配送网络,实现物流智慧化管理。
5G+智慧教育。结合智慧校园建设,加快高校、中小学校5G网络覆盖,推进远程教学、互动教学、AR/VR教学等新应用新模式,加强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5G+智慧医疗。支持全区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智慧医院”建设,推行基于5G的远程医疗监控、远程诊断、远程手术诊疗、个人健康智能管理服务,探索“区块链+电子病历”等应用,推动医院内外医疗设备互联,医疗大数据快速处理,医疗信息实时共享。
5G+智慧城管。用5G技术对“数字城管”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加快建设集城市管理部件、视频监控、巡查监督、执法检查、业务管理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
围绕产业融合、政府管理、民生服务、公共产品、社会治理等重要领域,深入推进5G在产业、政务、交通、物流口岸、教育、医疗、城市建设、精准扶贫、农业、城市管理、灾害防治、超高清视频、商旅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实施“5G+工业互联网”“5G+智能政务”“5G+智能交通”“5G+智慧物流”“5G+智慧教育”“5G+智慧医疗”“5G+智慧城管”“5G+农业智能化生产”“5G+智能防控”“5G+4K/8K超高清视频”“5G+智慧商旅”等5G融合应用优先行动,打造一批试点示范。(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区教委、区城管局、区交通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应急局、区政府服务办、国际物流枢纽公司,基础电信企业、铁塔运营企业)
专栏8:在重点领域实施5G融合应用
5G+工业互联网。鼓励基础电信企业与区内工业企业加强合作,推动5G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不断由生产外围环节向生产内部环节延伸。利用5G加快改造提升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等行业企业的工厂内网,融合智能网关、边缘计算等设备,实现人、机、物全面互联。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支持企业联合工业互联网服务企业加快5G在工业场景应用,融合信息管理系统和平台,实现提质降本增效。
5G+农业智能化生产。推广5G技术和网络在智慧园艺、智慧果园、智慧畜禽和水产养殖场中的应用,推动5G、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和监管中应用,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数据自动化、智能化采集。
5G+智能防控。推动5G技术在城乡危房和公共建筑智能监测中的应用,强化城乡建筑物安全风险管控和险情处置能力。应用5G提升长江流域环境保护、突发环境事件等监测网络的智能化水平。在重大突发事件、重要比赛、特殊场所(人群密集地区和时段)通过5G切片等技术保障重点部门的网络覆盖和服务质量,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5G+4K/8K超高清视频。推动AR/VR/MR、超高清视频直播、交互娱乐、互动影视等在文化馆、博物馆、旅游景区等场所的使用。加强具有本地特色的4K/8K超高清视频内容的开发和制作,推动4K/8K超高清视频内容成为广播电视主流模式,利用5G技术加大高质量节目供给,满足高端用户家庭娱乐需求。
5G+智慧商旅。以红岩联线景区、磁器口景区为重点,分阶段建设5G+智慧景区,推进基于5G的三维图形(3D)视觉、四维图形(4D)动感、实景体验等应用示范。推动三峡广场商圈实施以5G应用为亮点的智慧商圈建设,打造5G展示体验中心。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统筹推进机制。建立沙坪坝区5G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区委常委蔡焘担任召集人、副区长陈登烈担任副召集人,联系相关工作的区政府办分管负责人,区经济信息委(区大数据发展局)主要负责人,区委网信办、区发展改革委、区教委、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管局、区交通局、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卫生健康委、区国资委、区物流办、区政务服务办、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公安分局以及中国电信沙坪坝分公司、中国移动城三分公司、中国联通沙坪坝分公司、中国铁塔渝中分公司、沙坪坝区供电中心等为成员,统筹协调推进全区5G网络部署、产业发展和融合应用相关工作,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在区经济信息委,由区经济信息委主任黄隆波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5G发展统筹协调工作。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庆市各类专项资金、基金支持。统筹优化工业发展资金、科技创新等区级财政资金,支持5G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等。引导社会资本共同投资5G关键技术和产业发展。对新认定的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全面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激励政策。对在我区新落地的国内外知名5G领域企业、产业化项目按照“一企一策”“一项一议”原则依法依规给予支持。(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财政局、区商务委)
(三)提供良好发展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缩短5G通信网建设涉及的规划、建设、土地、环保等行政审批时间,优化5G产业化项目建设相关审批流程。推进5G产业园区建设,促进5G产融结合。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对5G发展中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要包容呵护、审慎监管,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积极组织各类5G展览、大赛、系列技术论坛,聚集创新资源。加大对5G基站电磁辐射科学认知的宣传,营造有利于5G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外部环境。加强5G基础设施保护,依法惩处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大数据发展局、区科技局、区生态环境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街)
(四)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深入实施沙坪坝区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行动计划,大力实施“重庆英才计划”“鸿雁计划”和“沙磁菁英计划”等人才政策。加强5G关键领域人才储备,强化中端人才培养,鼓励本地龙头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培育5G相关技术人才和应用创新型人才。(责任单位:区教委、区经济信息委、区人力社保局)
(五)促进开放合作交流。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契机,联合建设5G创新中心。积极推动5G产业链协同,在工业、交通、环保、教育、医疗、旅游等领域开展5G+应用示范。充分发挥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物流大通道优势,推进5G产品出口。依托“智博会”平台,促进区内5G产业企业与市外企业加强交流合作。(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科技局、区商务委、区物流办)
(六)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发展信息安全产业,鼓励企业发展攻击防护、漏洞挖掘、入侵发现、态势感知、可信芯片等5G安全产品和公共服务平台,保障5G网络和用户信息安全。(责任单位:区委网信办、区经济信息委、区公安分局)
附件:重庆市沙坪坝区5G发展联席会议制度
沙府办发〔2020〕44号 附件: 重庆市沙坪坝区5G发展联席会议制度.docx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