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要闻>政务新闻>动态新闻>沙区要闻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平台赋能区域物流“舒筋活络”
发布日期:2025-04-17
字体:【 默认 超大 |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结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而如何“舒筋活络”,物流枢纽必须有所作为。基于相关主体的合作共建,在过去的一年里,以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为平台,通道接驳、区域联动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与契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降本增效的物流环境。

“东盟快班”实现“周周班”运行

近日,我市一家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利用“东盟快班”,将10个集装箱的机械设备、显示器和电子零部件等产品,从越南经重庆运往德国杜伊斯堡。该班列从越南河内东英站出发,经广西凭祥口岸入境,到达重庆后货运至欧洲,仅耗时23天,极大地缩短亚欧之间的货运时效,客户对此非常满意。

早前,重庆中欧班列与陆海新通道虽有联动,但因运营平台不同,货物转运需办理两次手续与流程。为让两大通道“无缝衔接”,进一步缩短货运时效,渝新欧公司与陆海新通道公司共同组织了“东盟快班”,客户选择东盟快班后,两家公司会同时为其规划东盟—重庆、重庆—欧洲的路线运输方案,一次委托即可完成东南亚至欧洲的全程运输,时效上比传统方式节省了5-10天。

首班“东盟快班”于去年10月20日抵达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完成周转。同年11月8日,越南总理范明政在园区观看“东盟快班”抵达,高度评价园区在贸易交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凭借全程“一单制”,货物“一箱到底”的优势,目前,“东盟快班”已实现“周周班”常态化开行,累计运输货物约万吨,货值突破10亿元。

中欧班列成渝合作成果入选国家典型经验

日前,国家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第一批18项典型经验的通知,“成渝中欧班列跨省域共商共建共享”入围,为西南地区唯一案例。

2022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和财政部支持三批37个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开展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重点支持优化综合货运枢纽布局、推动跨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多式联运数据互联共享、跨区域共商共建共享、多式联运“一单制”、绿色智能化转型等方向。

作为全国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群之一,成渝两地破除行政壁垒,建立了多层次多维度协同共商机制,联动共建规则标准,2021年1月1日,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与成都国际铁路港同时发出中欧班列(成渝)。首发以来,在两地政府及行业主管单位的支持下,两地通道平台公司共同推动通道带动物流、贸易、产业高标准融合、高质量互促,班列开行数量、质量稳居全国第一,实现价格、规模、政策“三协同”和品牌运营、协商机制、宣传口径、对上争取、境外资源“五统一”。

去年全年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超过5700列,截至当年年底累计开行超3.6万列,通道运营线路超50条、覆盖欧亚近120个城市节点,年度开行量占全国开行总量的三分之一,继续领跑全国。而在同年11月举行的中欧班列成渝大会上,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成渝中心揭牌,为这条中欧间新的铁海联运贸易通道持续注入力量。

铁路港平台服务全面强化

作为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的建设运营主体,国际物流枢纽公司携铁路口岸运营服务商泛欧口岸公司,以货源组织和供应链服务、本地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全面强化平台赋能。

去年,泛欧口岸公司在常规服务物流、贸易的基础上,成功取得二手车出口业务资质备案,首次自主操作整车(含二手车)出口海外,当年实现保税整车及零部件出口贸易额约2亿元。平行进口整车试点平台亦克服国际环境影响保持运行,进口博速、卡尔森等高端整车32台;国际物流枢纽公司牵头设立重庆市冷链食品进出口专委会,口岸清关品类从单一冻牛肉,扩展到冻牛肉、冻鸡肉、冻猪肉、冻虾等4大类10余个细分品种;9610跨境电商出口成功落地并常态化开展,实现出口贸易额1亿元。以上“带货”举措,均有力支持了通道可持续发展。

同时,立足口岸作业实务,由泛欧口岸公司参与起草的《乘用车集装箱装箱与拆箱作业规范》成为国内团体标准,更进一步提升了以整车为代表的货物流转效率。

另一方面,国际物流枢纽公司还加强物流、贸易类企业帮扶,如公司积极整合供应链金融资源,继落地全国首笔铁路提单质押融资业务之后,帮助中小企业取得金融机构授信额度3.8亿元,带动智能终端、农副产品、快消品等品类的进出口;积极提升企业能级,长期开展宣教、协调工作,去年4月以来新增A级物流企业4家,精准宣传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国家冷链物流基地等专项政策,全年帮助物流项目业主获政策资金9100万元。此外,公司还积极承接全市首个国际法律服务区——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法务区,为跨境物流、贸易、投资保驾护航。

2024年全年,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多式联运业产值147亿元、同比增长12%,装卸搬运业产值4亿元、同比增长17%,可以说,物流行业市场主体的集群强链和能级提升,优化了地区集疏运体系,实现了跨境通道、铁路干线运输与多式联运及城市配送的更紧密衔接,有力助推重庆乃至通道沿线的经济社会发展。